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4-15页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过程 | 第15-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研究进程 | 第15-18页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困生”的界定 | 第18-22页 |
一、国内外学困生的研究历程 | 第18-19页 |
(一) 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历程 | 第18页 |
(二) 国内对学困生的研究历程 | 第18-19页 |
二、学术界对学困生的界定 | 第19-20页 |
三、本文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困生的界定 | 第20-22页 |
(一) 具有正常智力和一定的学习动机。 | 第20页 |
(二) 学科发展不均衡的优秀学生也应纳入学困生范畴 | 第20-21页 |
(三) 从数量上精确界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困生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困生”成因分析 | 第22-30页 |
一、教材内容枯燥、难懂,脱离实际 | 第22-23页 |
二、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 | 第23-24页 |
三、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方法古板、个人魅力不足 | 第24-25页 |
四、学校管理不科学 | 第25-26页 |
五、不和谐的家庭氛围造成孩子逆反 | 第26-27页 |
六、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政治课学习 | 第27-30页 |
第三章“学困生”解困的应对策略 | 第30-40页 |
一、激发学习动机 | 第30-34页 |
(一) 强化学习目的 | 第30页 |
(二) 激发学习兴趣 | 第30-32页 |
(三) 优化学习方法 | 第32-33页 |
(四) 树立自信心 | 第33-34页 |
二、深化政治教材改革 | 第34-35页 |
(一) 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 第34页 |
(二) 拓展教学时空 | 第34-35页 |
三.优化学校管理方式 | 第35-36页 |
(一) 增加政治课早读时间 | 第35页 |
(二) 以人为本,调动教师积极性 | 第35页 |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第35页 |
(四) 严肃追究考试作弊 | 第35-36页 |
(五) 举办政治学科知识竞赛 | 第36页 |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第36-38页 |
(一) 勇于探索创新教育方法 | 第36页 |
(二)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 第36-37页 |
(三) 提高专业水平 | 第37页 |
(四) 提高教学艺术 | 第37页 |
(五)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第37-38页 |
五、重视家庭教育 | 第38页 |
(一) 优化家庭育人环境 | 第38页 |
(二) 对孩子的期望要实际 | 第38页 |
六、建立家校互动机制 | 第38-40页 |
(一) 成立家长委员会(家委会) | 第38-39页 |
(二) 建立实时交流平台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