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动力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课题背景 | 第10-15页 |
·海底监测技术的由来 | 第10-11页 |
·海底监测技术的特征 | 第11-12页 |
·国外海底监测技术的发展现况 | 第12-13页 |
·我国的海底监测技术 | 第13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15-39页 |
·海洋仪器 | 第16-23页 |
·温盐深仪(CTD) | 第16-20页 |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 | 第20-22页 |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 | 第22-23页 |
·电源分配板设计 | 第23-26页 |
·电源参数分析 | 第23-24页 |
·电源板原理图 | 第24-25页 |
·电源板PCB图 | 第25-26页 |
·电源分配系统实物图 | 第26页 |
·嵌入式采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 | 第26-34页 |
·CPU模块 | 第26-28页 |
·存储器模块 | 第28-31页 |
·串行接口电路 | 第31页 |
·USB接口电路 | 第31-32页 |
·以太网接口电路 | 第32-33页 |
·JTAG电路 | 第33-34页 |
·接口板设计 | 第34-38页 |
·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电压传感器中采样电阻、测量电阻的选择 | 第35-36页 |
·12-5VDC电路 | 第36页 |
·接口板的整体电路原理图 | 第36-37页 |
·接口板PCB图 | 第37页 |
·接口板实物图 | 第37-38页 |
·密封筒的工作温度 | 第38-39页 |
2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 第39-52页 |
·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39-40页 |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步骤 | 第39-40页 |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40-44页 |
·Bootloader的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 | 第41-42页 |
·U-Boot概述 | 第42-43页 |
·U-Boot的移植 | 第43-44页 |
·Linux内核的编译 | 第44-49页 |
·内核相关文件的修改 | 第45-47页 |
·内核的裁剪 | 第47-49页 |
·Linux的根文件系统的搭建 | 第49-51页 |
·YAFFS文件系统简介 | 第49-50页 |
·使用busybox建立根文件系统 | 第50-51页 |
·系统运行结果 | 第51-52页 |
3 嵌入式应用程序设计 | 第52-63页 |
·主线程 | 第52-57页 |
·仪器的状态 | 第53页 |
·控制服务器的连接 | 第53-54页 |
·控制命令 | 第54-57页 |
·数据接收线程 | 第57-58页 |
·数据发送线程 | 第58-60页 |
·发送线程工作流程 | 第58页 |
·与上位机的通信协议 | 第58-59页 |
·发送数据的流程图 | 第59-60页 |
·监视线程 | 第60-63页 |
·应用程序的运行 | 第60-61页 |
·对温度、供电电压的监视 | 第61-63页 |
4 实验结果 | 第63-69页 |
·系统实物图 | 第63-64页 |
·与控制端的通信 | 第64-65页 |
·与数据端的通信 | 第65-66页 |
·实验室环境下的数据曲线图 | 第66-69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9-72页 |
·总结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2页 |
·与传感器的通信方式 | 第70页 |
·自容容量的提高 | 第70-71页 |
·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7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