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图文互参--读图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2页
    一、选题背景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0-12页
第一章 渊源与流变:图像文学史写作概述第12-20页
    第一节 图与文的传统第12-14页
        一、“图”与“书”的起源第12-13页
        二、诗画美学与图志传统第13-14页
    第二节 读图时代的到来第14-17页
        一、文艺理论的热潮第14-15页
        二、出版业的图文盛世第15-17页
    第三节 文学史家的图文情结第17-20页
        一、“重写文学史”的背景第17页
        二、知识分子的“文学史情结”第17-18页
        三、现代文学史(插图本)写作概况第18-20页
第二章 革旧“图”新:图像文学史写作的新特征第20-31页
    第一节 图像叙事的表征第20-25页
        一、图像叙事的概念第20-21页
        二、因图生文:图像叙事表现的生存法则第21-22页
        三、让“图”说话:社会记忆的符号载体第22-25页
    第二节 视觉文化场域——看第25-28页
        一、“看”的解析第25-26页
        二、视觉主体的“看”相第26-28页
    第三节 图文互现的关系研究第28-31页
        一、图文相融第29-30页
        二、图文互补第30-31页
第三章 励精“图”治:图像文学史的意义生成第31-38页
    第一节 消解与阐释:凝视的快感第31-33页
        一、消解:消解文字的霸主地位第31-32页
        二、阐释:图像的平面美学与感官美学第32-33页
    第二节 消费与权力:身份的表征第33-35页
        一、图像的符号消费第33-34页
        二、图像的话语消费第34-35页
    第三节 精英与反精英:文学史的袪魅化第35-38页
        一、精英文学史的主导权的打破第35-36页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范式的确立第36-38页
第四章 深“图”远虑:图像文学史写作的生存空间第38-43页
    第一节 媒介与审美第38-40页
        一、影像媒介的真实性第38-39页
        二、传统韵味的缺位第39-40页
    第二节 图像叙事存在的隐忧第40-43页
        一、阅读的变调:“读者”转变为“观者”第40-41页
        二、图像的限度:图像文学史写作的可能性?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后记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京津地区MTCSOL专业留学生的中国文化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基于DNA控制的双纳米金球共振耦合对图像增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