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农业计划与管理论文--农业财务管理、经济核算论文

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研究评述第19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9-21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研究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2-27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2页
        2.1.1 农村集体“三资”第22页
        2.1.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第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5页
        2.2.1 协同学第22-23页
        2.2.2 治理理论第23-24页
        2.2.3 协同治理理论第24-25页
    2.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与协同治理的相关性第25-27页
第三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多案例分析第27-38页
    3.1 宜宾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第27-30页
        3.1.1 宜宾市基本情况第27-28页
        3.1.2 宜宾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要做法第28-29页
        3.1.3 宜宾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3.2 望江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第30-33页
        3.2.1 望江县基本情况第30-31页
        3.2.2 望江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要做法第31-32页
        3.2.3 望江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3.3 博罗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第33-37页
        3.3.1 博罗县基本情况第33-34页
        3.3.2 博罗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具体做法第34-35页
        3.3.3 博罗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3.4 对三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综合分析评价第37-38页
第四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8-42页
    4.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4.1.1 管理制度不健全第38页
        4.1.2 村务公开不规范第38-39页
        4.1.3 监督管理不到位第39页
        4.1.4 村民参与意识薄弱第39-40页
    4.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0-42页
        4.2.1 多元管理主体的缺乏第40页
        4.2.2 多元管理主体间的协作意识弱第40-41页
        4.2.3 多元主体间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第41页
        4.2.4 多元主体间的协作制度不健全第41-42页
第五章 农村集体“三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对策第42-49页
    5.1 提高多元主体的“三资”治理意识第42-43页
        5.1.1 增强村民参与意识第42页
        5.1.2 提高村干部群众意识第42页
        5.1.3 提高村财会人员财务监督意识第42-43页
    5.2 提升多元主体治理能力第43-46页
        5.2.1 转变政府职能第43-44页
        5.2.2 提高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第44-45页
        5.2.3 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第45-46页
    5.3 建立多元主体间协同机制第46-47页
        5.3.1 建立多元主体间协同参与机制第46页
        5.3.2 建立多元主体间的监督协调机制第46-47页
    5.4 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平台第47-49页
        5.4.1 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系统第47页
        5.4.2 搭建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公开公示平台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金融模式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美的集团为例
下一篇:基于DEA的黄金矿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