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6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1 融资成本理论 | 第18页 |
2.1.2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8-19页 |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页 |
2.1.4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2.2 类金融模式 | 第20-26页 |
2.2.1 类金融模式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2 类金融模式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3 类金融模式的经营动机 | 第22-24页 |
2.2.4 类金融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 | 第24-25页 |
2.2.5 类金融模式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 第25-26页 |
第3章 美的集团运营现状及类金融模式分析 | 第26-40页 |
3.1 美的集团简介 | 第26页 |
3.2 美的集团运营现状 | 第26-30页 |
3.2.1 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27-29页 |
3.2.2 市场占有率分析 | 第29-30页 |
3.3 财务特征 | 第30-36页 |
3.3.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1-34页 |
3.3.2 财务绩效的杜邦分析 | 第34-36页 |
3.4 美的集团类金融运营模式 | 第36-40页 |
3.4.1 “区域代理+直营”式的渠道营销模式 | 第36-37页 |
3.4.2 基于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类金融模式 | 第37页 |
3.4.3 类金融模式所得资金用途 | 第37-40页 |
第4章 类金融模式对美的集团盈利能力的正面影响分析 | 第40-47页 |
4.1 强大的类金融模式生产能力造就强大占款能力 | 第40-42页 |
4.2 强大占款能力减轻营运资金需求压力 | 第42页 |
4.3 经销商利益捆绑的营销模式带来巨额无息负债 | 第42-45页 |
4.4 巨额无息负债形成高财务杠杆 | 第45-46页 |
4.5 高财务杠杆产生高净资产收益率 | 第46-47页 |
第5章 类金融模式对美的集团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措施 | 第47-51页 |
5.1 类金融模式对美的集团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 | 第47-49页 |
5.1.1 债务结构失调 | 第47页 |
5.1.2 资金偿付能力下降 | 第47-48页 |
5.1.3 资金链断裂 | 第48-49页 |
5.2 防范措施 | 第49-51页 |
5.2.1 避免盲目扩张 | 第49-50页 |
5.2.2 建立信息化的联动监管机制 | 第50页 |
5.2.3 优化投资结构安排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1-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6.2 经验借鉴与展望 | 第51-54页 |
6.2.1 提升品牌影响 | 第51-52页 |
6.2.2 合理配置负债结构 | 第52页 |
6.2.3 利用商业信用融资 | 第52页 |
6.2.4 创新营销模式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