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水闸的种类和应用 | 第9-10页 |
1.1.2 “数字化”在设计仿真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1.2.1 三维设计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三维设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三维建模的理论 | 第15-21页 |
2.1 建模软件 | 第15-17页 |
2.1.1 CAD | 第15-16页 |
2.1.2 BIM | 第16页 |
2.1.3 3DS MAX | 第16页 |
2.1.4 SketchUp | 第16-17页 |
2.1.5 Solid Works | 第17页 |
2.1.6 UG | 第17页 |
2.2 三维建模内容 | 第17-19页 |
2.2.1 几何建模(Geometric Modeling) | 第17-18页 |
2.2.2 物理建模(Physical Modeling) | 第18页 |
2.2.3 运动建模(Kinematic Modeling) | 第18页 |
2.2.4 行为建模(Behavior Modeling) | 第18页 |
2.2.5 模型分割(Model Segmentation) | 第18-19页 |
2.3 三维建模实现方式 | 第19-21页 |
2.3.1 参数化实体建模 | 第19页 |
2.3.2 CAD实体建模 | 第19-20页 |
2.3.3 特征建模 | 第20-21页 |
3 基于AutoCAD2010的三维建模方法 | 第21-34页 |
3.1 实体命令的基本体建模 | 第21-24页 |
3.1.1 绘制底面为水平面的基本体 | 第21-22页 |
3.1.2 绘制底面为正平面的基本体 | 第22页 |
3.1.3 绘制底面为侧平面的基本体 | 第22-23页 |
3.1.4 应用UCS在同一视图中绘制多方位的基本体 | 第23-24页 |
3.2 拉伸(EXTRUDE)建模 | 第24-25页 |
3.3 放样(LOFT)建模 | 第25-27页 |
3.3.1 横截面 | 第25页 |
3.3.2 路径 | 第25-26页 |
3.3.3 导向 | 第26-27页 |
3.4 旋转(REVOLVE)建模 | 第27页 |
3.5 扫掠(SWEEP)建模 | 第27-28页 |
3.6 布尔运算 | 第28-29页 |
3.6.1 并集(UNION) | 第28页 |
3.6.2 差集(SUBTRACT) | 第28页 |
3.6.3 交集(INTERSECT) | 第28-29页 |
3.7 视图与视口 | 第29-30页 |
3.7.1 命名视图 | 第29页 |
3.7.2 命名视口 | 第29-30页 |
3.7.3 三维视图 | 第30页 |
3.8 编辑三维实体 | 第30-34页 |
3.8.1 三维对象的移动 | 第30-31页 |
3.8.2 三维对象的旋转 | 第31页 |
3.8.3 三维实体剖切 | 第31页 |
3.8.4 三维对象的对齐 | 第31-32页 |
3.8.5 三维对象的阵列 | 第32页 |
3.8.6 使用夹点编辑三维实体和曲面 | 第32-34页 |
4 水闸模型建立的实例应用 | 第34-66页 |
4.1 上游连接段 | 第34-43页 |
4.1.1 建模分析 | 第34-35页 |
4.1.2 具体操作步骤 | 第35-40页 |
4.1.3 建模技巧 | 第40-43页 |
4.2 闸室段 | 第43-50页 |
4.2.1 建模分析 | 第43-44页 |
4.2.2 具体操作步骤 | 第44-48页 |
4.2.3 建模技巧 | 第48-50页 |
4.3 下游连接段 | 第50-57页 |
4.3.1 建模分析 | 第50-51页 |
4.3.2 具体操作步骤 | 第51-55页 |
4.3.3 建模技巧 | 第55-57页 |
4.4 建模成果的应用列举 | 第57-66页 |
4.4.1 多方位观察模型 | 第57-60页 |
4.4.2 剖切 | 第60-62页 |
4.4.3 转换二维图 | 第62-63页 |
4.4.4 3D打印实物展示 | 第63-66页 |
5 总结 | 第66-67页 |
6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个人简历、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著作和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