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0 前言 | 第14-1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6-34页 |
1.1 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第16-18页 |
1.2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存在状态 | 第18-19页 |
1.3 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1.4 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时空分布 | 第21-26页 |
1.4.1 水平分布 | 第21-22页 |
1.4.2 垂直分布 | 第22-25页 |
1.4.3 季节变化 | 第25-26页 |
1.4.4 周日变化 | 第26页 |
1.5 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与去除 | 第26-28页 |
1.5.1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 第26-27页 |
1.5.2 碳水化合物的去除 | 第27-28页 |
1.6 碳水化合物在海水微表层中的富集 | 第28-30页 |
1.7 影响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环境因素 | 第30-32页 |
1.8 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目的 | 第32-3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4-41页 |
2.1 样品的采集 | 第34-35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2.2.1 仪器与设备 | 第35页 |
2.2.2 试剂 | 第35-36页 |
2.3 碳水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2.3.1 方法原理 | 第36页 |
2.3.2 溶液配制 | 第36-37页 |
2.3.3 样品测定 | 第37-38页 |
2.4 环境因子的分析方法 | 第38-41页 |
2.4.1 溶解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2.4.2 叶绿素α的测定方法 | 第39页 |
2.4.3 营养盐的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2.4.4 细菌总量的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3 东海和南黄海海水中溶解碳水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 | 第41-102页 |
3.1 航次介绍 | 第44-45页 |
3.2 样品采集和测定 | 第45-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98页 |
3.3.1 春季海水中溶解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与分布 | 第46-54页 |
3.3.2 夏季海水中溶解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与分布 | 第54-67页 |
3.3.3 秋季海水中溶解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与分布 | 第67-78页 |
3.3.4 冬季海水中溶解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与分布 | 第78-88页 |
3.3.5 溶解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88-89页 |
3.3.6 溶解碳水化合物在微表层中的富集 | 第89-9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8-102页 |
4 胶州湾海水中溶解碳水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 | 第102-131页 |
4.1 航次介绍 | 第103页 |
4.2 样品采集和测定 | 第103-10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28页 |
4.3.1 夏季表层与微表层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与分布 | 第104-107页 |
4.3.2 秋季表层与微表层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与分布 | 第107-110页 |
4.3.3 冬季表层与微表层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与分布 | 第110-113页 |
4.3.4 春季表层与微表层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与分布 | 第113-117页 |
4.3.5 溶解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117-121页 |
4.3.6 溶解碳水化合物与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121-123页 |
4.3.7 溶解碳水化合物在微表层中富集 | 第123-12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8-131页 |
5 结论 | 第131-134页 |
6 创新与展望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个人简历 | 第145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