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3.1 国外研究水平及现状 | 第11-15页 |
1.3.2 国内研究水平及现状 | 第15-17页 |
1.3.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8-20页 |
第2章 煤炭物流中心基本理论 | 第20-26页 |
2.1 物流中心内涵 | 第20页 |
2.2 煤炭物流中心的内涵与流程 | 第20-21页 |
2.3 煤炭物流中心的功能 | 第21-22页 |
2.4 物流中心选址常用方法 | 第22-25页 |
2.4.1 德尔菲法 | 第22-23页 |
2.4.2 重心法 | 第23页 |
2.4.3 层次分析法 | 第23-24页 |
2.4.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24-25页 |
2.4.5 灰色关联度法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方案设计 | 第26-40页 |
3.1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基本原则和目标 | 第26-28页 |
3.1.1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的基本原则 | 第26-28页 |
3.1.2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的目标 | 第28页 |
3.2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3页 |
3.2.1 货源因素 | 第29页 |
3.2.2 自然因素 | 第29页 |
3.2.3 政策因素 | 第29-31页 |
3.2.4 交通运输因素 | 第31-32页 |
3.2.5 成本因素 | 第32-33页 |
3.3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确定 | 第33-35页 |
3.3.1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3-34页 |
3.3.2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确定 | 第34-35页 |
3.4 煤炭物流中心选址评价方法确定 | 第35-39页 |
3.4.1 确定指标组合权重 | 第36-38页 |
3.4.2 基于闵可夫斯基距离的TOPSIS法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天津港煤炭物流中心选址方案研究 | 第40-58页 |
4.1 天津港煤炭物流状况分析 | 第40-42页 |
4.2 天津港煤炭物流中心备选节点确定 | 第42-48页 |
4.2.1 天津港煤炭物流中心备选节点筛选标准 | 第42-43页 |
4.2.2 天津港煤炭物流中心备选地址分析 | 第43-47页 |
4.2.3 天津港煤炭物流中心选址备选方案确定 | 第47-48页 |
4.3 选址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 第48页 |
4.4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天津港煤炭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 第48-57页 |
4.4.1 权重计算 | 第50-55页 |
4.4.2 基于闵可夫斯基距离的TOPSIS法确定物流中心选址结果 | 第55-57页 |
4.5 选址结果分析 | 第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天津港煤炭物流发展建议 | 第58-62页 |
5.1 积极与铁路部门合作,保障天津港煤炭运输需求 | 第58页 |
5.2 合理布局煤炭物流节点,完善煤炭物流网络体系 | 第58页 |
5.3 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 | 第58-59页 |
5.4 积极与当地地方政府协调,保证煤炭物流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 第59页 |
5.5 拓展物流服务功能 | 第59-60页 |
5.6 大力推进第四方煤炭物流业务的开展 | 第60页 |
5.7 完善多元化融资体制,保证物流发展资金充足 | 第60-6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1 天津港煤炭物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 | 第69-71页 |
附录2 天津港煤炭物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标度值调查表 | 第71-73页 |
附录3 参加问卷调查部分人员名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