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2.1.1 社会责任会计 | 第16页 |
2.1.2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3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 | 第17-18页 |
2.1.4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18-19页 |
2.2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3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引 | 第22-24页 |
2.3.1 国际通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引 | 第22页 |
2.3.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引 | 第22-24页 |
3.光明乳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案例简介 | 第24-27页 |
3.1 光明乳业概况 | 第24-25页 |
3.2 光明乳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概况 | 第25-27页 |
3.2.1 披露形式 | 第25页 |
3.2.2 披露内容 | 第25-27页 |
4.光明乳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 第27-43页 |
4.1 光明乳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相关事件分析 | 第27-30页 |
4.1.1 质量安全 | 第27-29页 |
4.1.2 高层人事变动 | 第29-30页 |
4.2 光明乳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纵向比较 | 第30-34页 |
4.2.1 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问题 | 第30-31页 |
4.2.2 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控制 | 第31-32页 |
4.2.3 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 第32-33页 |
4.2.4 增加对社会回馈力度投身公益事业 | 第33-34页 |
4.3 光明乳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横向比较 | 第34-38页 |
4.3.1 样本基本情况介绍 | 第34页 |
4.3.2 样本披露具体情况 | 第34-36页 |
4.3.3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4.4 光明乳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38-41页 |
4.4.1 评价指数选取与赋分 | 第38-39页 |
4.4.2 评价结果 | 第39-41页 |
4.5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3页 |
4.5.1 缺少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 | 第41页 |
4.5.2 信息披露相关法律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 第41-42页 |
4.5.3 社会公众的关注倾向导致企业选择性的披露 | 第42-43页 |
5.优化光明乳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 第43-50页 |
5.1 微观角度 | 第43-46页 |
5.1.1 增设相关会计指标进行披露 | 第43-45页 |
5.1.2 加强光明乳业信息披露意识 | 第45页 |
5.1.3 正视并勇于披露负面信息 | 第45-46页 |
5.2 宏观角度 | 第46-50页 |
5.2.1 设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 | 第46页 |
5.2.2 完善乳制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督体系 | 第46-48页 |
5.2.3 提高社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推动作用 | 第48-50页 |
6.结论与启示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启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