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第12-30页 |
2.1 射线跟踪技术 | 第12-15页 |
2.1.1 几何模型和形态模型 | 第12-13页 |
2.1.2 射线跟踪用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2.1.3 三维(3-D)射线跟踪技术 | 第15页 |
2.1.4 射线跟踪加速技术 | 第15页 |
2.2 无线电波 | 第15-21页 |
2.2.1 极化方式 | 第16页 |
2.2.2 传播速度 | 第16页 |
2.2.3 传播方式 | 第16-17页 |
2.2.4 衰落特性 | 第17-19页 |
2.2.5 波长、速度与频率的关系 | 第19页 |
2.2.6 超短波的传播 | 第19页 |
2.2.7 传播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2.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第21-29页 |
2.3.1 宽带CDMA-WCDMA | 第22-25页 |
2.3.2 CDMA2000 | 第25-27页 |
2.3.3 TD-SCDMA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室内分布系统基本理论 | 第30-42页 |
3.1 室分器件简介 | 第30-34页 |
3.1.1 射频电缆 | 第30页 |
3.1.2 功分器 | 第30-31页 |
3.1.3 耦合器 | 第31-32页 |
3.1.4 合路器 | 第32页 |
3.1.5 电桥 | 第32页 |
3.1.6 天线 | 第32-33页 |
3.1.7 直放站 | 第33-34页 |
3.1.8 干线放大器 | 第34页 |
3.2 室分系统组成 | 第34-41页 |
3.2.1 信源 | 第34-35页 |
3.2.2 室内分布系统 | 第35-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分析 | 第42-51页 |
4.1 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4.2 设计流程 | 第43-47页 |
4.2.1 现场勘查 | 第43-44页 |
4.2.2 传播模型 | 第44页 |
4.2.3 信号源及分布系统的选取 | 第44页 |
4.2.4 覆盖分区 | 第44-45页 |
4.2.5 天线的布放位置 | 第45页 |
4.2.6 切换设计 | 第45-46页 |
4.2.7 室内外干扰的控制 | 第46页 |
4.2.8 功率分配 | 第46-47页 |
4.3 不同场景的设计思路 | 第47-50页 |
4.3.1 高层楼宇 | 第47-48页 |
4.3.2 大型住宅小区 | 第48页 |
4.3.3 大型体育场馆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工程实现 | 第51-80页 |
5.1 概况 | 第51-52页 |
5.1.1 小区楼宇现状 | 第51-52页 |
5.1.2 网络覆盖的必要性 | 第52页 |
5.2 网络分析 | 第52-67页 |
5.2.1 小区周围GSM及WCDMA基站统计 | 第52-56页 |
5.2.2 现有GSM及WCDMA室内分布覆盖分析 | 第56-59页 |
5.2.3 DT测试分析 | 第59-67页 |
5.3 建设目标 | 第67-68页 |
5.3.1 具体建设目标 | 第67页 |
5.3.2 小区覆盖类型 | 第67-68页 |
5.4 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68-78页 |
5.4.1 容量小区划分 | 第68-75页 |
5.4.2 覆盖效果 | 第75-76页 |
5.4.3 泄露与渗透控制 | 第76页 |
5.4.4 切换分析 | 第76-77页 |
5.4.5 工程可实施性 | 第77页 |
5.4.6 工程规模 | 第77-78页 |
5.4.7 后期维护与扩容 | 第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0页 |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