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现有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1.4 本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第18页 |
2.2 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价值链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竞争动力学理论 | 第19页 |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19-20页 |
2.3 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 第20-23页 |
2.3.1 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 | 第20-22页 |
2.3.2 影响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竞争环境分析及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 第24-41页 |
3.1 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竞争环境分析 | 第24-33页 |
3.1.1 内部竞争环境 | 第24-27页 |
3.1.2 行业竞争环境 | 第27-28页 |
3.1.3 宏观竞争环境 | 第28-33页 |
3.2 现有竞争力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3.2.1 综合指数法 | 第33页 |
3.2.2 层次分析法 | 第33页 |
3.2.3 因子分析法 | 第33页 |
3.2.4 DEA分析法 | 第33-34页 |
3.3 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4-40页 |
3.3.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3.3.2 评价指标选取 | 第35-38页 |
3.3.3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竞争力实证研究 | 第41-58页 |
4.1 样本选取 | 第41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41页 |
4.2.2 指标处理 | 第41-42页 |
4.3 构建因子分析模型 | 第42-44页 |
4.4 模型应用 | 第44-52页 |
4.4.1 适合度检验 | 第44页 |
4.4.2 构造因子 | 第44-46页 |
4.4.3 因子命名 | 第46-49页 |
4.4.4 计算竞争力排名 | 第49-52页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4.5.1 规模及安全因子分析 | 第52-53页 |
4.5.2 经营能力因子分析 | 第53-54页 |
4.5.3 潜在竞争力因子分析 | 第54-55页 |
4.5.4 盈利能力因子分析 | 第55-56页 |
4.5.5 竞争力排名与资本市场表现分析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提升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8-65页 |
5.1 宏观层面 | 第58页 |
5.2 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层面 | 第58-62页 |
5.2.1 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创新 | 第58-59页 |
5.2.2 优化业务结构,逐步实现混业经营 | 第59-61页 |
5.2.3 加强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 | 第61页 |
5.2.4 走轻型银行道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61-62页 |
5.3 上市股份制银行个体层面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