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民间工艺美术论文--剪纸、刻纸论文

尚黑文化在河南陕县剪纸中的艺术表达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12页
        1.1.1 社会背景第8-10页
        1.1.2 理论背景第10-12页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15-16页
        1.4.1 论文创新点第15-16页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1.5.1 研究思路第16-18页
        1.5.2 研究方法第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陕县剪纸中“尚黑”文化的渊源探究第19-30页
    2.1 陕县剪纸概述第19-22页
        2.1.1 陕县剪纸的历史发展脉络第19-20页
        2.1.2 陕县剪纸的区域性特征第20-22页
    2.2 “尚黑”在史前文化与仰韶文化中的孕育第22-24页
        2.2.1 史前文化时期“尚黑”的源起第22-23页
        2.2.2 “尚黑”在仰韶文化时期的萌芽第23-24页
    2.3 “尚黑”在夏文化的勃兴第24-26页
        2.3.1 夏礼中“尚黑”的文化特征第25页
        2.3.2 夏礼中“尚黑”的文化应用第25-26页
    2.4 道家思想对“尚黑”的影响第26-28页
        2.4.1 道家思想中“尚黑”的文化特征第26-27页
        2.4.2 道家思想在陕县剪纸中的文化体现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尚黑文化在陕县剪纸中的艺术之美第30-53页
    3.1 陕县剪纸的色彩之美第30-33页
        3.1.1 尚黑剪纸的设色特征第30-31页
        3.1.2 “黑”与“黄”的相得益彰第31-32页
        3.1.3 五行五色观对尚黑剪纸的影响第32-33页
    3.2 陕县剪纸的题材之美第33-35页
        3.2.1 对道家思想中宗教文化的崇拜第33-34页
        3.2.2 对美好生活的追崇第34-35页
        3.2.3 对改革开放后新生活的颂扬第35页
    3.3 陕县剪纸的形态之美第35-42页
        3.3.1 点状剪纸构成第35-38页
        3.3.2 线状剪纸构成第38-40页
        3.3.3 团状剪纸构成第40-42页
    3.4 陕县剪纸的构图之美第42-47页
        3.4.1 对称式构图第43-44页
        3.4.2 二方连续式构图第44-45页
        3.4.3 包围式构图第45页
        3.4.4 网格式构图第45-47页
    3.5 陕县剪纸的工艺之美第47-52页
        3.5.1 “阳剪”为主“阴剪”为辅第47-49页
        3.5.2 边“剪”边“唱”第49-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与周边民俗文化的尚黑比较分析第53-64页
    4.1 与淮扬泥泥狗的尚黑文化比较分析第53-60页
        4.1.1 与淮阳泥泥狗尚黑文化的历史起源比较分析第54-57页
        4.1.2 与淮扬泥泥狗尚黑文化的艺术特征比较分析第57-60页
    4.2 与浚县泥咕咕的尚黑文化比较分析第60-63页
        4.2.1 与浚县泥咕咕尚黑文化的历史起源比较分析第61-62页
        4.2.2 与浚县泥咕咕尚黑文化的艺术特征比较分析第62-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陕县剪纸中的尚黑文化渗透研究第64-72页
    5.1 陕县剪纸中“尚黑”的文化内涵第64-66页
        5.1.1 贫乏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造物原则第64-65页
        5.1.2 尚黑文化的历史渊源引发的教化影响第65页
        5.1.3 史前文明时期的道德观所形成的文化习惯第65-66页
    5.2 陕县剪纸中“尚黑”发展的文化语境第66-69页
        5.2.1 由实用性所主导的色彩崇尚第66-67页
        5.2.2 由剪纸艺人的商业行为所触发的经济效应第67-68页
        5.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的社会背景第68-69页
    5.3 “尚黑”对陕县人民生活方式的文化渗透第69-71页
        5.3.1 “尚黑”文化对陕县人民视觉审美习惯的渗透第69-70页
        5.3.2 “尚黑”文化对陕县人民社会行为习惯的渗透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主要结论第72-73页
    6.2 研究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A:图片及表格来源第78-80页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菠萝蜜种子淀粉提取工艺、物化特性及其在饼干中的应用
下一篇:紫苏子油的冷/热榨法提取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