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PCK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关于PCK的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内关于PCK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现有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 第12页 |
1.3 研究主要问题 | 第1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1.5.2 访谈法 | 第13页 |
1.5.3 课堂观察法 | 第13-14页 |
1.5.4 文本分析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PCK相关研究理论介绍 | 第15-22页 |
2.1 PCK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 第15-16页 |
2.1.1 PCK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PCK的基本特性 | 第15-16页 |
2.2 PCK理论研究的基础 | 第16-17页 |
2.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2.2.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17页 |
2.3 PCK的理论模型 | 第17-22页 |
2.3.1 静态PCK模型 | 第17-18页 |
2.3.2 动态PCK模型 | 第18-19页 |
2.3.3 本论文所用PCK理论模型 | 第19-22页 |
第三章 高中物理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的PCK比较分析 | 第22-5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2页 |
3.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2-23页 |
3.2 两组教师的物理学科内容知识对比分析 | 第23-31页 |
3.2.1 物理基本概念 | 第23-26页 |
3.2.2 物理基本规律 | 第26-29页 |
3.2.3 基本物理思维方法 | 第29-31页 |
3.3 两组教师的课程知识对比分析 | 第31-38页 |
3.3.1 课程目标知识 | 第31-35页 |
3.3.2 课程内容结构关系的知识 | 第35-38页 |
3.4 两组教师的学生知识对比分析 | 第38-43页 |
3.4.1 了解学生的途径 | 第38-39页 |
3.4.2 学生的知识基础 | 第39-41页 |
3.4.3 关于“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的知识 | 第41-43页 |
3.5 两组教师的教学策略知识对比分析 | 第43-47页 |
3.5.1 两组教师课堂比较分析 | 第43-46页 |
3.5.2 教学策略的运用 | 第46-47页 |
3.5.3 教学表征方式 | 第47页 |
3.6 两组教师的评价知识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3.6.1 评价维度 | 第47-48页 |
3.6.2 评价方法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5页 |
4.1 高中物理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的PCK的差异 | 第50-52页 |
4.1.1 关于物理学科内容知识的差异 | 第50页 |
4.1.2 两组教师关于课程知识的差异 | 第50-51页 |
4.1.3 两组教师关于学生知识的差异 | 第51页 |
4.1.4 两组教师关于教学策略知识的差异 | 第51-52页 |
4.1.5 两组教师关于评价知识的差异 | 第52页 |
4.2 提高高中物理教师PCK水平的建议 | 第52-54页 |
4.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