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2.1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 | 第14页 |
2.2.2 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 | 第14-15页 |
2.2.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5-16页 |
3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 第16-34页 |
3.1 初升高后学生数学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16-29页 |
3.1.1 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变化问题 | 第16-17页 |
3.1.2 学生在初高中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 | 第17-19页 |
3.1.3 学生对初高中数学的难度及联系的认知问题 | 第19-21页 |
3.1.4 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 第21-23页 |
3.1.5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问题 | 第23-25页 |
3.1.6 学生对数学教师的期望问题 | 第25-26页 |
3.1.7 学生对自己和教师的建议 | 第26-29页 |
3.2 问卷调查结果综述 | 第29-30页 |
3.3 高一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3.3.1 教师访谈结果实录 | 第30-32页 |
3.3.2 访谈调查结果综述 | 第32-34页 |
4 解决初升高后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4-44页 |
4.1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第34-38页 |
4.1.1 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 第34-35页 |
4.1.2 课堂上穿插趣味数学故事 | 第35-36页 |
4.1.3 巧用数学史,吸引学生兴趣 | 第36-37页 |
4.1.4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 | 第37-38页 |
4.2 做好初高中衔接 | 第38-42页 |
4.2.1 做好学生心理上的衔接 | 第39页 |
4.2.2 做好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 | 第39-40页 |
4.2.3 教师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 第40-41页 |
4.2.4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 第41-42页 |
4.3 教师要和学生融洽相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42页 |
4.4 数学教师对女生要特别关心,给予更多帮助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初升高后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