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3 异质结电池和径向结电池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1 异质结电池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2 径向结电池的特点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1.4.1 本文的选题以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能带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 第18-28页 |
2.1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能带结构 | 第18-21页 |
2.2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3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表征参数 | 第22-26页 |
2.4 影响电池效率的因素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模拟 | 第28-42页 |
3.1 物理模拟 | 第28-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3.2.1 本征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9-34页 |
3.2.2 n型非晶硅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4-39页 |
3.2.3 界面态密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 | 第42-53页 |
4.1 硅片的处理 | 第42-50页 |
4.1.1 清洗工艺 | 第42页 |
4.1.2 绒面工艺 | 第42-50页 |
4.2 非晶硅的沉积 | 第50-51页 |
4.3 透明导电氧化膜的工艺 | 第51页 |
4.4 背场的制作 | 第51-52页 |
4.5 电极的制备 | 第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径向异质结电池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平面异质结电池的对比 | 第53-61页 |
5.1 径向异质结电池的制作工艺 | 第53-55页 |
5.1.1 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 第53-54页 |
5.1.2 径向异质结电池的制备流程 | 第54-55页 |
5.2 径向异质结结电池与平面异质结电池的对比 | 第55-60页 |
5.2.1 实验 | 第55页 |
5.2.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