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提高双馈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风力发电技术的概述第11-13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况第14-16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组成部分第18-26页
    2.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第18-21页
        2.1.1 风速模型第18-19页
        2.1.2 风轮机数学模型第19-21页
        2.1.3 双馈异步发电机模型第21页
    2.2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第21-23页
    2.3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第23-24页
    2.4 转子撬棒(Crowbar)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双馈风电场并网模型第26-38页
    3.1 双馈异步发电机模型第26-30页
        3.1.1 基本坐标变换关系第26-27页
        3.1.2 双馈异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第27-30页
    3.2 双PWM变流器的基本原理及建模第30-34页
        3.2.1 双PWM变流器的工作原理第30-32页
        3.2.2 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32-34页
    3.3 双馈风电场并网模型第34-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SVC与DVR组合提高低压穿越能力的研究第38-47页
    4.1 SVC与DVR组合的设计思路与结构第38-40页
    4.2 组合结构中DVR补偿电压的计算第40-41页
    4.3 组合结构中SVC容量的确定第41-42页
    4.4 SVC与DVR组合结构的仿真分析第42-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阻容式转子撬棒提高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第47-65页
    5.1 DFIG在故障期间投入转子撬棒后的特点及分析第47-50页
        5.1.1 DFIG在故障期间投入转子撬棒后的特点第47-48页
        5.1.2 DFIG在故障期间的等效电路模型第48-49页
        5.1.3 DFIG在故障期间无功功率表达式的确定第49-50页
    5.2 阻容式转子撬棒的设计第50-56页
        5.2.1 阻容式转子撬棒的设计思路第50-51页
        5.2.2 阻容式转子撬棒的拓扑结构第51-53页
        5.2.3 阻容式转子撬棒的仿真验证第53-56页
    5.3 阻容式转子撬棒的电容计算方法第56-64页
        5.3.1 计算方法的理论分析第56-58页
        5.3.2 计算方法的具体流程第58-61页
        5.3.3 计算方法的仿真分析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正序电压分量补偿法提高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第65-80页
    6.1 不对称电网故障电压的分析第65-69页
    6.2 实现正序电压分量补偿法的拓扑结构第69-70页
    6.3 实现正序电压分量补偿法的控制策略第70-72页
        6.3.1 网侧变流器控制第70-71页
        6.3.2 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第71-72页
    6.4 正序电压分量补偿法的仿真分析第72-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8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耕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陷光结构以及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