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文献述评第12页
        1.2.3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4 国内文献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页
        1.3.2 主要内容第17-18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8-19页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7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1页
    2.2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第21页
    2.3 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第21-22页
    2.4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第22-26页
        2.4.1 风险识别第22-25页
        2.4.2 风险评价第25页
        2.4.3 风险控制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华夏银行信贷管理现状及问题第27-41页
    3.1 华夏银行介绍第27-28页
    3.2 华夏银行基本经营情况-利用DEA模型分析第28-32页
    3.3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第32-37页
        3.3.1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第32-33页
        3.3.2 信贷管理流程第33-34页
        3.3.3 信贷管理的抵质押物管理系统第34-35页
        3.3.4 信贷管理风险识别的指标体系第35-36页
        3.3.5 信贷管理的风险控制流程第36-37页
    3.4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第37-40页
        3.4.1 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不完善—与中国银行相对比第37-38页
        3.4.2 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协调第38页
        3.4.3 信贷管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不完善第38-39页
        3.4.4 抵质押物的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第41-49页
    4.1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案设计的目标与思路第41-42页
        4.1.1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案设计的目标第41页
        4.1.2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思路第41-42页
    4.2 完善华夏银行的信贷管理流程第42-43页
    4.3 完善华夏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评价指标第43-45页
        4.3.1 信用评级的评价指标设计第43-44页
        4.3.2 建立合适的信用评级方法第44-45页
    4.4 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45-46页
    4.5 华夏银行抵质押物评估管理体系的完善第46-48页
        4.5.1 完善抵押质押品管理系统第46-47页
        4.5.2 明确抵押质押品评审流程第47-48页
        4.5.3 建立抵质押物管理责任制第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第49-55页
    5.1 华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第49-50页
        5.1.1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能力第49页
        5.1.2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第49-50页
        5.1.3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方式第50页
    5.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第50-52页
        5.2.1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第51页
        5.2.2 培育信贷风险管理专业团队第51-52页
        5.2.3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分级管理第52页
    5.3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建设第52-54页
        5.3.1 营造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氛围第52-53页
        5.3.2 构筑严密的制度文化第53页
        5.3.3 文化体系建设的保障第53-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6.1 结论第55页
    6.2 展望第55-56页
附录第56-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六西格玛DMAIC全过程管理的H公司电脑板品质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