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分析--以中航地产为例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引言第13-21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3-15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1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研究第15-16页
        1.2.2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第16-17页
        1.2.3 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8-21页
2.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第21-28页
    2.1 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第21-22页
        2.1.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第21页
        2.1.2 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第21页
        2.1.3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第21-22页
    2.2 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第22-24页
        2.2.1 公允价值的定义第22-23页
        2.2.2 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第23-24页
    2.3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核算要求第24-25页
        2.3.1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第24-25页
        2.3.2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第25页
        2.3.3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第25页
    2.4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第25-28页
        2.4.1 契约理论第25-26页
        2.4.2 经济后果理论第26-27页
        2.4.3 计量观第27-28页
3.中航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机及现状分析第28-39页
    3.1 中航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情况介绍第28-30页
        3.1.1 公司的基本情况第28-30页
        3.1.2 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概况第30页
    3.2 中航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机第30-32页
        3.2.1 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第30-31页
        3.2.2 流动资金紧张第31-32页
    3.3 中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现状第32-39页
        3.3.1 公允价值模式相关会计处理第32-33页
        3.3.2 公允价值模式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第33-35页
        3.3.3 公允价值模式对利润表的影响第35-37页
        3.3.4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信息披露情况第37-39页
4.中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出现的不足第39-44页
    4.1 管理层通过公允价值对利润进行操纵第39-40页
        4.1.1 利用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窗饰财务报表第39页
        4.1.2 利用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的转换进行盈余管理第39-40页
    4.2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存在操控行为第40-41页
        4.2.1 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主观判断性第40-41页
        4.2.2 未按实际估计价格确定公允价值第41页
    4.3 公允价值的确定过程不规范第41-42页
        4.3.1 未充分披露公允价值估计技术信息第41-42页
        4.3.2 未充分披露公允价值估计参数信息第42页
    4.4 公允价计量模式增加经济业绩的波动性第42-44页
        4.4.1 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公司的长期稳定第42-43页
        4.4.2 公允价值计量增加管理层的压力第43-44页
5.完善中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第44-50页
    5.1 管理层谨慎运用公允价值模式第44-45页
        5.1.1 站在公司整体的立场考虑问题,避免主观判断第44页
        5.1.2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实施有效监督第44-45页
    5.2 提高企业自身的资产评估能力第45-46页
        5.2.1 加快公允价值信息数据库建设第45-46页
        5.2.2 招募或培养拥有评估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第46页
    5.3 完善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披露第46-48页
        5.3.1 增加公允价值级次的信息披露第46-47页
        5.3.2 如实披露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第47页
        5.3.3 采用估值技术时关键性评估参数的信息披露第47-48页
    5.4 加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审计第48-50页
        5.4.1 注重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第48页
        5.4.2 增加审计资源的投入第48页
        5.4.3 采用内外部双重审计第48-50页
6.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激励制度研究
下一篇:农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