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1.2.1 微公益传播与动员模式研究 | 第11-12页 |
1.2.2 众筹研究 | 第12-14页 |
1.2.3 捐赠研究 | 第14-15页 |
1.2.4 劝服研究 | 第15-18页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研究问题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微公益项目属性对众筹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21-37页 |
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2.2 微公益众筹项目属性研究 | 第21-24页 |
2.2.1 项目属性与众筹效果 | 第21-23页 |
2.2.2 社交媒体平台与众筹效果 | 第23-24页 |
2.2.3 被救助者特征与众筹效果 | 第24页 |
2.3 项目属性的内容分析 | 第24-34页 |
2.3.1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2.3.2 众筹项目属性筹款能力及传播效果分析 | 第26-30页 |
2.3.3 社交媒体平台众筹效果的社会网络比较分析 | 第30-34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3 微公益众筹项目求助文本劝捐策略分析 | 第37-50页 |
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37-38页 |
3.2 劝服效果的相关研究 | 第38-41页 |
3.2.1 情感策略 | 第38-39页 |
3.2.2 理性逻辑策略 | 第39页 |
3.2.3 信息框架 | 第39-40页 |
3.2.4 道德责任诉求 | 第40页 |
3.2.5 社交媒体平台与信息呈现差异 | 第40-41页 |
3.3 劝捐策略的内容分析 | 第41-48页 |
3.3.1 研究设计 | 第41-42页 |
3.3.2 众筹项目属性与劝服策略使用效果分析 | 第42-46页 |
3.3.3 情理之辨:社交媒体平台劝捐策略使用差异 | 第46-4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0-55页 |
4.1 研究结论:脱嵌社会的公益众筹 | 第50-52页 |
4.2 研究启示 | 第52-54页 |
4.2.1 众筹平台:识别并差异化引导参与者 | 第52-53页 |
4.2.2 求助者:优化劝捐策略信息组成要素 | 第53页 |
4.2.3 项目发起人:名人效应与草根聚力 | 第53-54页 |
4.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 研究假设及检验结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