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应用研究
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章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回顾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叶圣陶写作教学理论观 | 第16-21页 |
一、“应需”的写作目的观 | 第16-17页 |
二、“有为”的写作动机观 | 第17-18页 |
三、“求诚”的写作内容观 | 第18-19页 |
四、“写生”的写作训练观 | 第19-20页 |
五、又“通”又“好”的写作评价观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叶圣陶写作教学实践观 | 第21-25页 |
一、教师谨慎命题 | 第21-22页 |
二、教师下水作文 | 第22-24页 |
三、师生批改作文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叶圣陶写作教学方法论 | 第25-28页 |
一、写作什么 | 第26页 |
二、怎样写作 | 第26-27页 |
三、怎样训练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渊源探寻 | 第30-40页 |
第一节 传统的批判与继承 | 第30-34页 |
一、理论上对传统的批判与继承 | 第30-31页 |
二、实践上对传统的破旧与立新 | 第31-32页 |
三、方法论上对传统的“拿来”与摒弃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现实的关注与发展 | 第34-36页 |
一、新旧交替,针砭写作教学时弊 | 第34页 |
二、关注现实,反拨写作教学乱象 | 第34-35页 |
三、且行且思,推动写作教学发展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自身体验与同人借鉴 | 第36-39页 |
一、丰富的写作经验 | 第37页 |
二、成功的家庭教育 | 第37-38页 |
三、同人群体的借鉴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实践应用研究 | 第40-76页 |
第一节 实践起点:中学生写作现状观察与分析 | 第40-58页 |
一、写作态度调查与研究 | 第40-46页 |
二、写作习惯调查与分析 | 第46-49页 |
三、训练过程分析与研究 | 第49-58页 |
第二节 学习指导:对学生写作的实践指导 | 第58-70页 |
一、激起写作动机 | 第58-63页 |
二、书写真话真情 | 第63-65页 |
三、培养修改能力 | 第65-68页 |
四、融合语文素养 | 第68-70页 |
第三节 教学实施:教师教学的实践引领 | 第70-75页 |
一、教师命题的生本角度 | 第70-71页 |
二、“下水作文”的示范引领 | 第71-74页 |
三、写作批改的多元个性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80-81页 |
附录:初中生写作态度、习惯养成及训练过程调查问卷 | 第81-85页 |
后记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