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马铃薯、玉米邻作对大豆田刺吸式害虫的生态调控

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1 前言第13-20页
    1.1 大豆田昆虫群落研究第13-15页
        1.1.1 大豆田昆虫概况第13-14页
        1.1.2 大豆田天敌昆虫第14-15页
        1.1.3 害虫与天敌的相互作用第15页
    1.2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第15-16页
    1.3 作物多样性对昆虫种群动态影响第16-18页
        1.3.1 作物多样性对害虫的的影响第16-17页
        1.3.2 作物多样性对天敌的影响第17-18页
    1.4 害虫的综合防治原理第18-19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2.1 供试品种第20页
    2.2 试验设计第20页
    2.3 田间调查第20-21页
    2.4 昆虫种类鉴定第21页
    2.5 群落特性分析第21-22页
        2.5.1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es)第21页
        2.5.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第21页
        2.5.3 Simpson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第21页
        2.5.4 Pielou群落均匀性指数第21页
        2.5.5 优势度指数第21页
        2.5.6 相对丰盛度第21-22页
    2.6 主成分分析第22页
    2.7 数据统计分析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51页
    3.1 不同邻作模式对刺吸式害虫的种群动态影响第23-29页
        3.1.1 对害虫种群的时间动态影响第23-27页
        3.1.2 对刺吸式害虫种群发生总量的影响第27-29页
    3.2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优势天敌的种群动态影响第29-35页
        3.2.1 对天敌种群的时间动态影响第29-34页
        3.2.2 对天敌种群的总量动态影响第34-35页
    3.3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的时序动态影响第35-40页
        3.3.1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物种丰富度的时序动态影响第35-36页
        3.3.2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丰盛度的时序动态影响第36-37页
        3.3.3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多样性指数的时序动态影响第37-38页
        3.3.4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均匀度指数的时序动态的影响第38-39页
        3.3.5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优势集中性的时序动态影响第39-40页
    3.4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第40-46页
        3.4.1 2014年马铃薯-大豆邻作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第40-41页
        3.4.2 2014年玉米-大豆邻作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第41-42页
        3.4.3 2014年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第42-43页
        3.4.4 2015年马铃薯-大豆邻作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第43-44页
        3.4.5 2015年玉米-大豆邻作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第44-45页
        3.4.6 2015年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第45-46页
    3.5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关系的影响第46-51页
        3.5.1 2014年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关联度的影响第46-48页
        3.5.2 2015年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关联度的影响第48-49页
        3.5.3 不同邻作模式对益害比的影响第49-51页
4 讨论第51-54页
    4.1 不同邻作模式对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的分析第51页
    4.2 不同邻作模式对害虫和天敌总量动态的分析第51-52页
    4.3 不同邻作模式对大豆田群落特征指数的分析第52页
    4.4 不同邻作模式对大豆田群落特征主成分分析第52-53页
    4.5 不同邻作模式对害虫与天敌之间关系的分析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硅制剂对低温胁迫下苗期水稻生长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下一篇:手持式小浆果采收器设计与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