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硅制剂对低温胁迫下苗期水稻生长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1.1 水稻与冷害 | 第12-16页 |
1.1.1 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低温冷害问题 | 第12-13页 |
1.1.2 低温胁迫对水稻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13-16页 |
1.2 硅对水稻的影响 | 第16-19页 |
1.2.1 硅在水稻中的存在形态、含量及分布 | 第16-17页 |
1.2.2 水稻对硅的吸收和运输机制 | 第17-18页 |
1.2.3 硅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水稻培养 | 第21-22页 |
2.2.1 种子消毒 | 第21页 |
2.2.2 出芽 | 第21页 |
2.2.3 播种 | 第21-22页 |
2.2.4 出苗 | 第22页 |
2.3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第22页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2-23页 |
2.4.1 水稻生长指标 | 第22页 |
2.4.2 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 第22页 |
2.4.3 水稻叶片丙二醛含量 | 第22-23页 |
2.4.4 水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 第23页 |
2.4.5 水稻叶片脯氨酸含量 | 第23页 |
2.4.6 水稻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 | 第23页 |
2.4.7 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 | 第23页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9页 |
3.1 不同硅制剂对水稻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 不同硅制剂对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3.3 不同硅制剂对水稻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3.4 不同硅制剂对水稻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9-32页 |
3.5 不同硅制剂对水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3.6 不同硅制剂对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3.7 不同硅制剂对水稻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4.1 不同硅制剂对苗期水稻生长的作用 | 第39页 |
4.2 不同硅制剂对苗期水稻光合色素的作用 | 第39-40页 |
4.3 不同硅制剂对苗期水稻抗低温生理指标的作用 | 第40页 |
4.4 不同硅制剂对苗期水稻保护酶活性的作用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