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制造业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一、国外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1-12页 |
| 二、国内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2-14页 |
| 三、文献评价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7-18页 |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页 |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第一节 融资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 一、传统融资理论 | 第18页 |
| 二、现代融资理论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效率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与融资现状 | 第21-30页 |
| 第一节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 一、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 二、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特点 | 第22-25页 |
| 第二节 我国医药制造业融资现状 | 第25-30页 |
| 一、我国医药制造业融资渠道 | 第25-26页 |
| 二、我国医药制造业融资方式 | 第26-27页 |
| 三、我国医药制造业融资结构 | 第27-30页 |
| 第四章 我国医药制造业融资效率的评价 | 第30-44页 |
| 第一节 构建融资效率的评价模型 | 第30-35页 |
| 一、主要评价模型的回顾 | 第30-32页 |
| 二、DEA模型介绍与构建 | 第32-35页 |
| 第二节 变量指标和样本数据 | 第35-37页 |
| 一、变量设计和指标选取 | 第35-37页 |
| 二、样本数据来源和整理 | 第37页 |
| 第三节 实证结果整理与分析 | 第37-44页 |
| 一、医药制造业融资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38-39页 |
| 二、医药制造业融资规模效率分析 | 第39-40页 |
| 三、医药制造业融资效率综合效率分析 | 第40-42页 |
| 四、综合效率松弛变量分析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医药制造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0页 |
| 第一节 我国医药制造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 一、企业规模 | 第44页 |
| 二、运营能力 | 第44-45页 |
| 三、股权结构 | 第45页 |
| 四、融资方式 | 第45页 |
| 五、企业成长性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46-50页 |
| 一、变量设定和样本数据 | 第46-47页 |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47-5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3页 |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第50-53页 |
| 一、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第51页 |
| 二、合理控制资产规模,避免规模不经济 | 第51页 |
| 三、控制债务规模,合理配比债权股权融资 | 第51-52页 |
| 四、优化公司治理,完善股权结构 | 第52页 |
| 五、重视企业成长性,提升盈利能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