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2.1.1 社会组织 | 第21页 |
2.1.2 全国性社会组织 | 第21-22页 |
2.1.3 全国性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 第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公共组织理论 | 第22-23页 |
2.2.2 政府失灵理论 | 第23页 |
2.2.3 善治理论 | 第23页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全国性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3.1 现行管理体制的举措与成效 | 第25-28页 |
3.1.1 现行管理体制的主要举措 | 第25-27页 |
3.1.2 现行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第27-28页 |
3.2 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3.2.1 现行管理体制下全国性社会组织缺失党的领导 | 第28-29页 |
3.2.2 现行管理体制下全国性社会组织注册登记难度大 | 第29-30页 |
3.2.3 现行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的职责界定不清楚 | 第30-31页 |
3.2.4 现行管理体制下全国性社会组织缺乏政府支持 | 第31-32页 |
3.2.5 现行管理体制下缺少完整的法律体系 | 第32-33页 |
3.3 现行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3-35页 |
3.3.1 发展方向上缺少政治引导 | 第33页 |
3.3.2 管理理念上过于强调管控思维 | 第33-34页 |
3.3.3 管理体制上严重落实时代发展 | 第34页 |
3.3.4 发展保障上政府给以的支持不够 | 第34-35页 |
第4章 国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经验借鉴 | 第35-41页 |
4.1 国外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概况 | 第35-39页 |
4.1.1 以法德为主的大陆管理体制 | 第35-36页 |
4.1.2 以英美为主的盎格鲁撒克逊管理体制 | 第36-37页 |
4.1.3 以亚洲国家为主的东方混合管理体制 | 第37-39页 |
4.2 国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经验 | 第39-41页 |
4.2.1 符合本国基本国情 | 第39页 |
4.2.2 政府实行综合监管 | 第39页 |
4.2.3 政府行政干预较少 | 第39-40页 |
4.2.4 政府政策支持较多 | 第40页 |
4.2.5 法律制度比较健全 | 第40-41页 |
第5章 我国政府改革完善全国性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对策 | 第41-51页 |
5.1 加强党对全国性社会组织的领导 | 第41-43页 |
5.1.1 加强党组织建设 | 第41-42页 |
5.1.2 配强党务工作者 | 第42页 |
5.1.3 强化党建各项工作 | 第42-43页 |
5.2 改革全国性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制度 | 第43-45页 |
5.2.1 推进全国性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 | 第44页 |
5.2.2 实行全国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 | 第44-45页 |
5.2.3 建立全国性社会组织诚信经营体系 | 第45页 |
5.3 厘清政府部门间的监管职责 | 第45-47页 |
5.3.1 登记机关的管理职责 | 第45-46页 |
5.3.2 行业部门的管理职责 | 第46页 |
5.3.3 党建机关的管理职责 | 第46页 |
5.3.4 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 | 第46-47页 |
5.4 加大对全国性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 | 第47-48页 |
5.4.1 推进政府职能向全国性社会组织转移 | 第47页 |
5.4.2 完善全国性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 | 第47-48页 |
5.4.3 完善全国性社会组织人才扶持政策 | 第48页 |
5.5 完善全国性社会组织法律体系 | 第48-51页 |
5.5.1 尽快制定社会组织基本法 | 第48-49页 |
5.5.2 尽快完善社会组织法的配套制度 | 第49页 |
5.5.3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