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无标记转基因体系建立和HMW-GS基因的转化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5-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4页
    1.1 小麦HMW-GS亚基鉴定和编码基因克隆第16-18页
    1.2 HMW-GS突变体培育及其在品质效应分析中的应用第18-19页
    1.3 利用遗传转化和微量配粉鉴定HMW-GS基因的功能第19-20页
    1.4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20-21页
    1.5 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的研究进展第21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7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二章 无性系变异体AS208等小麦材料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第24-42页
    2.1 试验材料第24-27页
        2.1.1 植物材料第24页
        2.1.2 载体、酶及主要试剂第24-27页
        2.1.3 引物序列第27页
    2.2 试验方法第27-31页
        2.2.1 表达载体构建第27-29页
        2.2.2 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第29-30页
        2.2.3 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第30页
        2.2.4 农杆菌转化小麦成熟胚第30页
        2.2.5 转基因植株检测第30-31页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2.3.1 pWMB123载体构建第31-33页
        2.3.2 转GUS基因植株获得及检测第33-35页
        2.3.3 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转基因体系建立第35-37页
        2.3.4 不同小麦F1杂种农杆菌转化效果分析第37-38页
        2.3.5 小麦成熟胚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和检测第38-40页
    2.4 讨论第40-42页
        2.4.1 中国商业化小麦品种的遗传转化第40页
        2.4.2 提高难转化小麦品种转化效率的策略第40-41页
        2.4.3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成熟胚转化第41-42页
第三章 小麦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获得和筛选标记基因沉默现象分析第42-55页
    3.1 试验材料第42页
        3.1.1 植物材料第42页
        3.1.2 载体、酶及主要试剂第42页
        3.1.3 本章所用引物序列第42页
    3.2 试验方法第42-45页
        3.2.1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43页
        3.2.2 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第43页
        3.2.3 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第43页
        3.2.4 转基因植株检测第43-4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3.3.1 T0代转pWMB123载体小麦植株获得和检测第45-47页
        3.3.2 T1代中无筛选标记转基因小麦植株获得和检测第47-49页
        3.3.3 T1代转基因植株中bar基因沉默分析第49-51页
        3.3.4 bar基因沉默植株中 35S启动子甲基化分析第51-53页
    3.4 讨论第53-55页
        3.4.1 提高无筛选标记转基因小麦植株获得率第53-54页
        3.4.2 转基因沉默原因分析第54-55页
第四章 几个HMW-GS编码基因向AS208中的遗传转化第55-68页
    4.1 试验材料第55-57页
        4.1.1 植物材料第55页
        4.1.2 载体、酶及主要试剂第55-56页
        4.1.3 本章所用引物序列第56-57页
    4.2 试验方法第57-60页
        4.2.1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7-58页
        4.2.2 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第58页
        4.2.3 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第58-59页
        4.2.4 转基因植株检测第59-6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4.3.1 HMW-GS亚基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0-62页
        4.3.2 转HMW-GS基因小麦植株获得第62-63页
        4.3.3 转HMW-GS基因小麦植株初步检测第63-64页
        4.3.4 转HMW-GS基因小麦植株的SDS-PAGE分离鉴定第64-65页
    4.4 讨论第65-68页
        4.4.1 通过SDS-PAGE进行HMW-GS的分离第65-66页
        4.4.2 HMW-GS组成与面粉加工品质关系的分析第66-67页
        4.4.3 HMW-GS亚基功能鉴定方法第67-68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68-70页
    1. 建立了获得无筛选标记转基因小麦植株的转化体系第68页
    2. 建立了优良小麦品系和大面积主推小麦品种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第68页
    3. 利用易转化小麦品种(系)作为亲本之一配制杂交组合,提高了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的转化效率第68页
    4. 将 1By8、1Bx20、1By20和 1Sx2.3 基因转入了小麦Glu-B1位点缺失系AS208,并检测到 1Sx2.3 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第68-69页
    5. 利用农杆菌转化小麦成熟胚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简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棉机采株型主要性状解析及QTL定位
下一篇: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玉米耐受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