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价格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2.1 住房公积金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1.1 住房公积金概念 | 第19页 |
2.1.2 住房公积金性质 | 第19-20页 |
2.1.3 住房公积金运行机制 | 第20-21页 |
2.2 住房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2.1 政策因素 | 第21页 |
2.2.2 供给角度 | 第21-22页 |
2.2.3 需求角度 | 第22页 |
2.3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 第22-24页 |
2.3.1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供给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住房公积金的发展与住房价格的关联性分析 | 第25-35页 |
3.1 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3.1.1 试点阶段(1991 年-1994 年) | 第25页 |
3.1.2 推广阶段(1994 年-1998 年) | 第25-26页 |
3.1.3 法制规范阶段(1999 年-2002 年) | 第26页 |
3.1.4 完善创新阶段(2002 年至今) | 第26-27页 |
3.2 住房公积金的发展现状 | 第27-31页 |
3.2.1 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现状 | 第28-29页 |
3.2.2 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情况 | 第29-30页 |
3.2.3 住房公积金利率变动状况 | 第30-31页 |
3.3 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价格的关联性分析 | 第31-34页 |
3.3.1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市场量价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2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市场的调控作用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51页 |
4.1 住房价格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35-37页 |
4.1.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 第35页 |
4.1.2 解释变量的确定 | 第35-37页 |
4.2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价格影响的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4.2.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 第37页 |
4.2.2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价格影响的VAR模型 | 第37-38页 |
4.3 数据的处理 | 第38页 |
4.4 平稳性分析 | 第38-40页 |
4.5 协整关系分析 | 第40-41页 |
4.6 因果关系检验 | 第41-42页 |
4.7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2-48页 |
4.7.1 房价对自身变动的脉冲响应 | 第44页 |
4.7.2 房价对各解释变量变动的脉冲响应 | 第44-48页 |
4.8 方差分解分析 | 第48-5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优化住房公积金设计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5.1 优化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机制 | 第51-52页 |
5.1.1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 | 第51-52页 |
5.1.2 建立缴存比例和收入水平的联动机制 | 第52页 |
5.2 优化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机制 | 第52-54页 |
5.2.1 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 | 第52-53页 |
5.2.2 建立科学的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 | 第53-54页 |
5.2.3 实现住房公积金的跨区域借贷 | 第54页 |
5.3 优化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市场的传导机制 | 第54-56页 |
5.3.1 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用于保障房建设 | 第54-55页 |
5.3.2 建立住房公积金政策与房价的动态平衡机制 | 第55-56页 |
5.3.3 加强住房公积金与其他政策的协作配合 | 第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