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实验药理学论文

左西孟旦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研究

中文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符号说明第15-16页
正文 左西孟旦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研究第16-65页
    前言第16-20页
    第一部分 左西孟旦动物药代动力学及其对组织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第20-44页
        一、仪器与材料第20页
        二、试验方法第20-27页
            (一) 酶学试验第20-24页
                1. 分组第20-21页
                2. 给药与取样第21页
                3. 酶活性测定第21-24页
                    3.1 血浆中CK、LDH活性测定第21-22页
                    3.2 肝脏中 SOD、MDA活性测定第22-24页
                    3.3 心肌中 ATPase活性测定第24页
            (二) 西地兰对左西孟旦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的影响第24-26页
                1. 动物试验第24-25页
                2. 样品预处理方法第25页
                3. 分析方法第25-26页
                4. 样本测定第26页
            (三) 左西孟旦在小鼠体内分布动力学特征第26-27页
                1. 动物试验第26页
                2. 样品预处理方法第26-27页
                3. 分析方法第27页
                4. 样本测定第27页
        三、结果第27-41页
            (一) 酶学试验第27-33页
                1. 药物对各组小鼠血浆中CK、LDH活性的影响第28页
                2. 药物对各组小鼠肝脏组织 SOD、MDA活性的影响第28-29页
                3. 药物对各组小鼠心肌组织 ATPase活性的影响第29-31页
                4. 病理切片观察结果第31-33页
            (二) 西地兰对左西孟旦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的影响第33-37页
                1. 左西孟旦标准溶液稳定性考察第33页
                2. 分析方法第33-35页
                3. 样品分析结果第35-37页
            (三) 左西孟旦在小鼠体内分布动力学特征第37-41页
                1. 分析方法第37-40页
                2. 样品分析结果第40-41页
        四、讨论第41-44页
    第二部分 人体药代动力学第44-65页
        一、仪器与材料第44页
        二、试验方法第44-49页
            (一) 蛋白结合率试验第44-45页
                1. 试剂配制第44-45页
                2. 药物与半透膜的结合程度第45页
                3. 样本采集第45页
                4. 分析方法第45页
                5. 样本测定第45页
            (二) 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第45-49页
                1. 志愿者筛选第46页
                2. 给药方案第46-47页
                3. 样本分析第47-49页
        三、结果第49-63页
            (一) 蛋白结合率第49-51页
                1. 分析方法第49-50页
                2. 透析膜对药物吸附程度考察结果第50页
                3. 透析平衡时间的确立第50-51页
                4. 蛋白结合率第51页
            (二) 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第51-63页
                1. 分析方法第51-57页
                2. 样本分析结果第57-62页
                    2.1 血样分析结果第57-61页
                    2.2 尿样分析结果第61-62页
                3. 临床观察第62-63页
        四、讨论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附图第66-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中批评性言语行为的语类视角研究
下一篇: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异代换系和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