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异代换系和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4页
    1 小麦条锈病抗性资源的发掘第8-10页
    2 中间偃麦草有益性状向普通小麦转移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2.1 中间偃麦草的植物学第10-11页
        2.2 中间偃麦草有益性状向普通小麦转移第11-15页
            2.2.1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属的杂交及双二倍体创造第11-12页
            2.2.2 二体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的获得第12-15页
    3 小麦背景下异源遗传物质鉴定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5-22页
        3.1 形态学标记第15页
        3.2 细胞学标记第15-16页
        3.3 生化标记第16-17页
        3.4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简称ISH)第17-18页
        3.5 分子标记第18-22页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1页
    1 供试植物材料第24页
    2 试剂与仪器第24-25页
        2.1 试剂第24页
        2.2 仪器第24-25页
    3 研究方法第25-31页
        3.1 小麦条锈菌菌种的繁殖第25页
        3.2 苗期抗性鉴定第25-26页
        3.3 根尖体细胞镜检第26页
        3.4 农艺性状调查第26页
        3.5 基因组原位杂交第26-29页
        3.6 RAPD方法筛选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异代换系的特异性标记第29-3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1-43页
    1 转育后代抗条锈性鉴定与筛选第31-33页
    2 田间农艺性状观察第33-35页
    3 抗性稳定材料的根尖体细胞镜检第35-39页
    4 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第39-41页
    5 RAPD分析第41-43页
第四章 讨论第43-45页
    1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异代换系和异附加系的选育及应用价值第43-44页
    2 原位杂交技术及杂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5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西孟旦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研究
下一篇:英语幽默的认知语用探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