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说明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9-12页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移动IP概述 | 第14-20页 |
2.1 移动IP的设计目标 | 第14页 |
2.2 移动IP的功能实体和常用术语 | 第14-16页 |
2.2.1 移动IP的功能实体 | 第14-15页 |
2.2.2 常用术语 | 第15-16页 |
2.3 概念性数据结构 | 第16页 |
2.4 移动IPv6的基本操作 | 第16-20页 |
第三章 移动IPv6切换技术及其性能分析 | 第20-39页 |
3.1 快速切换技术 | 第20-25页 |
3.1.1 协议描述 | 第20-22页 |
3.1.2 快速切换机制 | 第22-24页 |
3.1.3 性能分析 | 第24-25页 |
3.2 平滑切换技术 | 第25-31页 |
3.2.1 框架描述 | 第25-27页 |
3.2.2 平滑切换的缓存管理 | 第27-30页 |
3.2.3 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3.3 层次型移动IPv6管理模型 | 第31-34页 |
3.3.1 协议描述 | 第31-33页 |
3.3.3 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3.4 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 | 第34-37页 |
3.4.1 切换机制 | 第34-36页 |
3.4.3 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3.5 典型切换机制的性能比较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一种改进的移动IPv6的切换机制 | 第39-45页 |
4.1 现有切换机制的缺点 | 第39页 |
4.2 改进机制的切换过程 | 第39-40页 |
4.3 改进机制的信令设计 | 第40-45页 |
4.3.1 MAP选项的扩展 | 第40-42页 |
4.3.2 快速切换信令消息的修改 | 第42-45页 |
第五章 改进机制的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5-56页 |
5.1 仿真环境 | 第45-46页 |
5.1.1 仿真工具介绍 | 第45-46页 |
5.1.2 仿真网络模型 | 第46页 |
5.2 改进机制仿真模块的建立 | 第46-50页 |
5.2.1 移动IPv6模块快速切换过程的实现 | 第47页 |
5.2.2 缓存模块的实现 | 第47-50页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5.3.1 丢包率的分析 | 第50-51页 |
5.3.2 吞吐量的分析 | 第51-52页 |
5.3.3 延迟分析 | 第52-53页 |
5.3.4 缓存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5.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