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 | 第10-11页 |
2 招投标综述 | 第11-28页 |
2.1 国外招投标的起源与发展 | 第11-12页 |
2.2 招投标在我国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14页 |
2.3 中国的招投标制度 | 第14-15页 |
2.4 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 | 第15-18页 |
2.4.1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第15-16页 |
2.4.2 加入WTO的意义和提供机遇 | 第16-17页 |
2.4.3 加入WTO对我国招标行业的推动作用 | 第17-18页 |
2.5 招投标的一般程序 | 第18-22页 |
2.5.1 招标 | 第19-20页 |
2.5.2 投标 | 第20-21页 |
2.5.3 开标 | 第21页 |
2.5.4 评标 | 第21页 |
2.5.5 定标 | 第21-22页 |
2.6 世界部份国家招投标制度借鉴 | 第22-28页 |
2.6.1 强制性招标 | 第22-23页 |
2.6.2 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措施 | 第23-28页 |
3 重庆市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8页 |
3.1 重庆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 | 第28-30页 |
3.1.1 招投标监督机制逐步形成 | 第28页 |
3.1.2 重庆市招投标地方制度 | 第28-29页 |
3.1.3 重庆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的规定 | 第29-30页 |
3.2 重庆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8页 |
3.2.1 在招标过程中搞假招标 | 第30-31页 |
3.2.2 缺乏科学的评标办法体系 | 第31-35页 |
3.2.3 工程量清单招标法推广迟缓 | 第35-36页 |
3.2.4 评标委员会的产生和评标的公正性有待加强 | 第36页 |
3.2.5 业主自行招标导致招标不公 | 第36页 |
3.2.6 招标机构素质良莠不齐 | 第36-38页 |
4 重庆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存在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 第38-49页 |
4.1 招标全过程应加强监督机构的作用 | 第38页 |
4.2 招标文件应增加专家审核程序 | 第38-39页 |
4.3 采取措施防止投标单位串标 | 第39页 |
4.4 采取措施防止中标价底于企业个别成本 | 第39-40页 |
4.5 经评审的最低价法是评标办法的最终趋势 | 第40-41页 |
4.6 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法 | 第41-43页 |
4.7 进一步规范评标委员会的产生 | 第43-44页 |
4.8 政府投资项目应强制推广招标代理制 | 第44-45页 |
4.9 培养招标代理机构 | 第45-48页 |
4.9.1 要有一支熟悉招标和投标业务的队伍 | 第45-48页 |
4.9.2 科学、合理笔严谨地编制招标文件 | 第48页 |
4.10 认识误区 | 第48-49页 |
5 重庆某机场航站楼工程施工招标实践 | 第49-56页 |
5.1 工程综合说明 | 第49-50页 |
5.1.1 招标工程概况 | 第49页 |
5.1.2 本次招标范围 | 第49页 |
5.1.3 招标内容 | 第49-50页 |
5.1.4 招标方式 | 第50页 |
5.2 各因素分析 | 第50-51页 |
5.2.1 资格预审 | 第50页 |
5.2.2 评标程序的制定 | 第50页 |
5.2.3 标底的确定 | 第50-51页 |
5.2.4 防止评标委员会个人行为对技术标评定的影响 | 第51页 |
5.3 资格预审及评标 | 第51-55页 |
5.3.1 资格预审 | 第51页 |
5.3.2 评标委员会组成 | 第51-52页 |
5.3.3 评标办法 | 第52-53页 |
5.3.4 开、评标程序 | 第53-54页 |
5.3.5 经济标评比 | 第54-55页 |
5.4 工程实施效果 | 第55-56页 |
6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