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49页 |
第一节 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研究进展 | 第18-30页 |
1 玻璃化冷冻原理 | 第18-20页 |
2 影响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主要因素 | 第20-26页 |
2.1 玻璃化冷冻保护剂的影响 | 第20-24页 |
2.1.1 渗透性冷冻保护剂 | 第20-21页 |
2.1.2 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 | 第21-22页 |
2.1.3 其它分子添加物质 | 第22-24页 |
2.2 冷冻载体的选择 | 第24-26页 |
2.2.1 开放式拉管(Open Pulled Straw,OPS) | 第24-25页 |
2.2.2 封闭式拉长麦管(Closed pulled straw,CPS) | 第25页 |
2.2.3 半麦管 | 第25页 |
2.2.4 冷冻环 | 第25-26页 |
2.2.5 冷冻帽(Cryotop) | 第26页 |
3 玻璃化冷冻对小鼠卵母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 | 第26-28页 |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8-30页 |
第二节 DNA甲基化修饰剂与表观遗传的研究进展 | 第30-49页 |
1 5-mC、5-hmC、5-fC与5-caC的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1.1 5-mC | 第30-31页 |
1.2 5-hmC | 第31-33页 |
1.3 5-fC | 第33-34页 |
1.4 5-caC | 第34页 |
2 TET蛋白研究进展 | 第34-38页 |
2.1 TET蛋白的结构与分布 | 第34-36页 |
2.2 TET蛋白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 | 第36-38页 |
3 TET与5hmC介导的DNA去甲基化 | 第38-43页 |
3.1 TET蛋白与DNA修饰 | 第38-39页 |
3.2 5-hmC与DNA去甲基化 | 第39-40页 |
3.3 TET的去甲基化修饰的过程与机制 | 第40-41页 |
3.4 影响TET蛋白去甲基化修饰的因素 | 第41-42页 |
3.5 TET蛋白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42-43页 |
4 TET蛋白与癌症 | 第43-45页 |
5 Tet3介导受精卵的DNA去甲基化 | 第45-49页 |
第二章 不同玻璃化冷冻液对MII期小鼠卵母细胞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 第49-62页 |
引言 | 第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9-53页 |
1.1.1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 第49-50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1.1.3 溶液、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50-52页 |
1.1.4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1.1.5 主要耗材 | 第52-53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53-58页 |
1.2.1 技术路线 | 第53-54页 |
1.2.2 供卵鼠的超排处理 | 第54页 |
1.2.3 MII时期卵母细胞的准备与采集 | 第54-55页 |
1.2.4 小鼠MII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 | 第55页 |
1.2.5 小鼠MII卵母细胞的解冻/复苏 | 第55页 |
1.2.6 小鼠MII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技术 | 第55-56页 |
1.2.7 卵母细胞准备及授精 | 第56-57页 |
1.2.8 胚胎培养 | 第57页 |
1.2.9 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的收集与固定 | 第57页 |
1.2.10 复苏后MII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的收集与固定 | 第57-58页 |
1.2.11 囊胚总细胞计数染色 | 第58页 |
1.2.12 统计分析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2.1 不同的玻璃化冷冻液对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后存活率的比较 | 第58页 |
2.2 不同的玻璃化冷冷冻液对MII期卵母细胞冷冻后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2.3 囊胚细胞计数结果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1页 |
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章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胚胎发育过程DNA修饰的动态表达谱式 | 第62-82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7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63-64页 |
1.1.1 试验动物与研究对象 | 第63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1.1.3 免疫荧光染色所用溶液的配制 | 第63-64页 |
1.1.4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64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64-67页 |
1.2.1 技术路线 | 第64-65页 |
1.2.2 免疫荧光染色 | 第65-66页 |
1.2.3 胚胎的获取与收集 | 第66页 |
1.2.4 DNA甲基化甲基化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 第66-67页 |
1.2.5 抗体的特异性检测(预实验) | 第67页 |
1.2.6 荧光信号强度半定量分析技术 | 第67页 |
1.2.7 统计分析 | 第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7页 |
2.1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原核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hmC的动态变化 | 第68-69页 |
2.2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卵裂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hmC的动态变化 | 第69-71页 |
2.3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原核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fC的动态变化 | 第71-72页 |
2.4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卵裂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fC的动态变化 | 第72-74页 |
2.5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原核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caC的动态变化 | 第74-75页 |
2.6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卵裂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caC的动态变化 | 第75-77页 |
3 讨论 | 第77-81页 |
3.1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卵裂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hmC的变化与影响 | 第77-79页 |
3.2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卵裂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fC的变化与影响 | 第79-80页 |
3.3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卵裂期胚胎发育过程5-mC与5-caC的变化与影响 | 第80-81页 |
4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TET蛋白表达与基因转录 | 第82-99页 |
引言 | 第8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2-8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82-83页 |
1.1.1 主要试剂 | 第83页 |
1.1.2 溶液配制 | 第83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83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83-88页 |
1.2.1 技术路线 | 第83-84页 |
1.2.2 TET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 第84-85页 |
1.2.3 抗体的特异性检测(预实验) | 第85页 |
1.2.4 卵母细胞/胚胎细胞微量基因的提取 | 第85-88页 |
1.2.5 统计分析 | 第8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8-96页 |
2.1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Tet1蛋白的动态变化 | 第88-90页 |
2.2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Tet2蛋白的动态变化 | 第90-92页 |
2.3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Tet3蛋白的动态变化 | 第92-94页 |
2.4 Tet1基因在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第94页 |
2.5 Tet2基因在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第94-95页 |
2.6 Tet3基因在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第95-96页 |
3 讨论 | 第96-98页 |
3.1 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TET蛋白的动态变化 | 第96-97页 |
3.2 TET基因在小鼠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与否体外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第97-98页 |
4 小结 | 第98-99页 |
全文结论 | 第99-100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和对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作者简介 | 第114-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