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汉语量词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1-15页 |
(一) 汉语量词本体研究 | 第11-13页 |
(二) 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汉语量词研究 | 第13-15页 |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5页 |
(二) 材料来源 | 第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量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17-31页 |
第一节 量词的界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量词的分类 | 第18-31页 |
一、语言学家对量词进行的分类 | 第18-20页 |
二、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量词的分类 | 第20-31页 |
第二章 汉缅量词比较研究 | 第31-41页 |
第一节 汉缅语量词类型比较 | 第31-37页 |
一、汉缅量词的分类 | 第31-34页 |
二、汉缅语量词的类型比较 | 第34-37页 |
第二节 汉缅语量词句法结构差异 | 第37-41页 |
第三章 汉语量词在《汉语》教材中的分布运用考察 | 第41-56页 |
第一节 汉语量词在《汉语》中的分布运用考察 | 第41-51页 |
一、《汉语》系列教材概述 | 第41-43页 |
二、《汉语》系列教材中量词的统计 | 第43-51页 |
第二节 《汉语》教材中量词分析 | 第51-56页 |
一、汉语量词在教材中的呈现 | 第52-53页 |
二、《汉语》教材中所涉及量词与大纲对比分析 | 第53-54页 |
三、《汉语》教材中对量词教学的安排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缅甸东枝东华学校学生汉语量词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56-85页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56-59页 |
一、性别 | 第56-57页 |
二、年龄 | 第57页 |
三、学习汉语的时间 | 第57-58页 |
四、汉语水平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汉语量词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 | 第59-81页 |
一、问卷第一部分 | 第59-73页 |
二、问卷第二部分 | 第73-77页 |
三、问卷第三部分 | 第77-81页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81-85页 |
一、对量词这一词类概念不明确 | 第81-82页 |
二、同、近音错字替代 | 第82页 |
三、形近字替代 | 第82-83页 |
四、运用普遍量词“个”来代替其他量词 | 第83页 |
五、受到母语影响所形成的量词使用偏误 | 第83-84页 |
六、使用任意词来代替 | 第84-85页 |
第五章 针对缅甸地区汉语量词教学建议 | 第85-100页 |
第一节 针对缅甸地区所使用教材编写建议 | 第85-94页 |
一、针对性 | 第85-92页 |
二、实用性 | 第92-94页 |
第二节 针对缅甸地区汉语教师汉语量词教学建议 | 第94-100页 |
一、恰当的量词教学法 | 第94-97页 |
二、最大化地实现母语正迁移 | 第97-98页 |
三、因人施教 | 第98-100页 |
结语 | 第100-102页 |
一、主要内容回顾 | 第100页 |
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0-101页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第105-106页 |
附录 | 第106-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