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337 条款”的产生与适用 | 第10-18页 |
一、337 条款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3页 |
(一) 1994 年以前“337 条款”的重要修改及发展 | 第10-11页 |
(二) 1994 年对“337 条款”的修改 | 第11-13页 |
二、适用“337”的调查机关及调查程序 | 第13-18页 |
(一) “337 条款”的调查机关 | 第13-14页 |
(二) “337”调查的适用程序 | 第14-16页 |
(三) “337 条款”适用的行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适用“337”进行专利侵权调查的法律问题 | 第18-24页 |
一、援用“337 条款”的进行调查的要件分析 | 第18-21页 |
(一) 侵权产品进口要件 | 第18-19页 |
(二) 存在国内产业条件 | 第19-21页 |
二、“337 条款”中的专利侵权认定 | 第21-24页 |
(一) 专利是否有效并可执行 | 第21-22页 |
(二) 专利的范围认定 | 第22-23页 |
(三) 确定被告技术是否落入原告专利范围 | 第23-24页 |
第三章 “337 条款”下的救济措施与裁决的执行 | 第24-39页 |
一、“337 条款”下的救济措施 | 第24-33页 |
(一) 临时排除令的适用 | 第24-25页 |
(二) 当事方和解及同意令 | 第25-26页 |
(三) 排除令与禁止令的援用 | 第26-33页 |
二、“337 条款”下裁决的执行问题 | 第33-39页 |
(一) 执行措施的应用问题 | 第33-36页 |
(二) 执行处罚问题 | 第36页 |
(三) 当事人的权利 | 第36-39页 |
第四章 中国对于“337 调查”的法律应对与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建构 | 第39-46页 |
一、我国应对“337 调查”的建议 | 第39-40页 |
二、构建针对“337 调查”的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设想 | 第40-46页 |
(一) 国外的知识产权保险实践 | 第41-43页 |
(二) 针对“337 调查”构建我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设想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