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性质与测定论文

大阳泉煤矿煤的吸附特征及其模型适用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吸附特征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吸附模型适用性研究第12-15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甲烷的吸附实验第17-25页
    2.1 矿井概况第17-21页
        2.1.1 井田简介第17-19页
        2.1.2 地层和水文地质简介第19-20页
        2.1.3 煤层和煤质特征第20-21页
    2.2 实验过程第21-25页
        2.2.1 煤样的选择第21-22页
        2.2.2 实验装置第22页
        2.2.3 实验数据处理第22-25页
第三章 吸附的基本理论第25-43页
    3.1 吸附的定义和分类第25-26页
    3.2 吸附剂第26-28页
        3.2.1 常用的吸附剂第26-27页
        3.2.2 吸附剂的物理性质第27-28页
    3.3 吸附的热力学基础第28-29页
    3.4 状态方程的类型第29-31页
    3.5 吸附曲线的类型第31-35页
    3.6 经典的吸附模型第35-39页
    3.7 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的物质传递第39-43页
第四章 大阳泉煤矿煤的吸附特征研究第43-53页
    4.1 单煤层煤吸附特征分析第43-47页
        4.1.1 粒径对煤吸附量的影响第43-45页
        4.1.2 温度对煤吸附的影响第45-47页
    4.2 不同煤层煤对甲烷的吸附特征第47-50页
        4.2.1 同粒径下不同煤层煤的吸附特征第48-49页
        4.2.2 同温度下不同煤层的吸附特征第49-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3页
第五章 吸附模型在大阳泉煤矿煤吸附数据上的适用性分析第53-63页
    5.1 吸附模型在单煤层吸附数据上的适用性分析第53-58页
        5.1.1 粒径对吸附模型在单煤层吸附上的适用性影响分析第54-56页
        5.1.2 温度对吸附模型在单煤层吸附上的适用性影响研究第56-58页
    5.2 用多煤层吸附数据检验吸附模型的适用性第58-62页
        5.2.1 同粒径下不同煤层模型的适用性影响分析第58-60页
        5.2.2 同温度下不同煤层模型适用性的影响研究第60-62页
    5.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64页
    6.3 研究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3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HN基因原核表达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下一篇:慢病毒介导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0蛋白在MDBK细胞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