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7-14页 |
(一) 公司社会责任的产生和发展 | 第7-9页 |
(二) 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 | 第9-12页 |
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9-11页 |
2. 社会契约理论 | 第11页 |
3. 公司管理者受信义务论 | 第11-12页 |
(三) 中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特点 | 第14-18页 |
(一) 公司社会责任的界定 | 第14-16页 |
1. 公司经济责任体现公司的本质 | 第15-16页 |
2. 法律责任是公司社会责任的前提 | 第16页 |
3. 道德责任是公司法律责任的补充,是公司社会责任的理想 | 第16页 |
(二) 公司社会责任的特征 | 第16-18页 |
1. 公司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股东利益至上的修正 | 第17页 |
2. 公司社会责任是一种积极责任 | 第17页 |
3. 公司社会责任以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为公司义务的相对方 | 第17页 |
4. 公司社会责任是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 | 第17-18页 |
三、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18-22页 |
(一) 对雇员、债权人、消费者、环境的社会责任 | 第18-20页 |
1. 对雇员的社会责任 | 第18-19页 |
2. 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 | 第19页 |
3. 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 第19-20页 |
4. 对环境的社会责任 | 第20页 |
(二) 对社区、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 | 第20-22页 |
1. 对社区的社会责任 | 第20页 |
2. 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 | 第20-22页 |
四、我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建议 | 第22-31页 |
(一) 对雇员、债权人、消费者、环境社会责任的现状 | 第22-28页 |
1. 现行《公司法》的主要规定 | 第23-25页 |
2. 其他法律的规定 | 第25-28页 |
(二) 对社区、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 | 第28-29页 |
(三) 如何促使公司履行社会责任 | 第29-31页 |
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注重法律之间的相互协调 | 第29-30页 |
2. 发挥央企的带着作用,从大企业入手 | 第30页 |
3. 发挥第三组织的作用 | 第30页 |
4.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30页 |
5. 加强舆论监督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