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天牛肠道细菌来源植酸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性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植酸第13-14页
   ·植酸酶第14-20页
     ·植酸酶的来源第15页
     ·植酸酶的分类第15-18页
     ·植酸酶性质比较第18-20页
   ·植酸酶的应用前景第20-22页
     ·饲料添加剂第21-22页
     ·食品加工第22页
     ·医药化工第22页
     ·土壤改良第22页
   ·植酸酶的研究热点第22-24页
     ·新基因的克隆第23页
     ·蛋白质工程第23页
     ·表达系统的选择和优化第23-24页
     ·转基因动植物第2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天牛肠道中细菌来源植酸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5-45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实验菌株第25页
     ·引物合成和核酸测序第25页
     ·宿主菌、载体和试剂第25-26页
     ·主要仪器第26页
     ·培养基和溶液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33页
     ·细菌基因组DNA 提取第26页
     ·植酸酶保守区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6-30页
     ·植酸酶全长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30-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3页
     ·植酸酶保守区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全长基因克隆第33-35页
     ·来源于Pseudomonas sp. TN06 的植酸酶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5-36页
     ·来源于Serratia sp. TN49 的植酸酶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6-39页
     ·来源于Janthinobacterium sp. TN115 的植酸酶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9-41页
     ·双结构域BPP 植酸酶氨基酸序列分析第41-43页
   ·讨论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来源于Pseudomonas sp. TN06的植酸酶基因phyA06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性质研究第45-57页
   ·实验材料第45-46页
     ·实验菌株第45页
     ·引物合成和核酸测序第45页
     ·宿主菌、载体和试剂第45页
     ·主要仪器第45页
     ·培养基和溶液第45-46页
   ·实验方法第46-51页
     ·植酸酶活性的测定第46页
     ·原核表达载体pET-phyA06 的构建第46-47页
     ·重组酶PhyA06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鉴定第47-49页
     ·重组酶PhyA06 的酶学性质测定第49-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4页
     ·无机磷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1页
     ·BCA 蛋白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1-52页
     ·重组酶PhyA06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第52页
     ·重组酶PhyA06 的酶学性质分析第52-54页
   ·讨论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来源于Serratia sp. TN49 的两类植酸酶基因phyH49 和phy849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性质研究第57-66页
   ·实验材料第57页
   ·实验方法第57-59页
     ·植酸酶PhyH49 和Phy849 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57-58页
     ·重组酶PhyH49 和Phy849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鉴定第58页
     ·重组酶PhyH49 和Phy849 酶学性质测定第58-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3页
     ·重组酶PhyH49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鉴定第59-60页
     ·重组酶Phy849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鉴定第60页
     ·重组酶PhyH49 和Phy849 酶学性质分析第60-63页
   ·讨论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来源于Janthinobacterium sp. TN115的植酸酶基因phyA115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性质研究第66-74页
   ·实验材料第66页
   ·实验方法第66-68页
     ·phyA115 及其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66-67页
     ·重组酶PhyA115 及其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鉴定第67-68页
     ·重组酶PhyA115 酶学性质测定第68页
     ·植酸酶PhyA115 活性与Ca~(2+)和植酸浓度的关系第68页
   ·结果与分析第68-71页
     ·重组酶PhyA115 及其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鉴定第68-69页
     ·重组酶PhyA115 酶学性质分析第69-70页
     ·重组酶PhyA115 活性与Ca~(2+)和植酸浓度的关系第70-71页
   ·讨论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谷氨酸棒杆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下一篇:高密度CO2对大肠杆菌膜渗透性及蛋白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