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D微流控驱动技术与微流控光器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1.1 微流控驱动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微流控驱动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9-16页 |
1.2.1 介质上电润湿驱动技术 | 第9-10页 |
1.2.2 热汽驱动技术 | 第10-11页 |
1.2.3 光驱动技术 | 第11-14页 |
1.2.4 磁驱动技术 | 第14-15页 |
1.2.5 MARANGONI对流驱动技术 | 第15-16页 |
1.3 微流控光器件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微流控光器件研究概况 | 第17-23页 |
1.4.1 可变焦液体光学透镜 | 第17-19页 |
1.4.2 微流控显示器件 | 第19-20页 |
1.4.3 微流控光开关 | 第20-21页 |
1.4.4 微流控激光器 | 第21-23页 |
1.5 微流控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3-2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离子液体的MHD驱动理论研究 | 第26-46页 |
2.1 离子液体MHD驱动的研究意义 | 第26-30页 |
2.1.1 离子液体简介 | 第26-27页 |
2.1.2 MHD驱动技术简介 | 第27-29页 |
2.1.3 离子液体MHD驱动的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2.2 MHD驱动原理与理论基础 | 第30-37页 |
2.2.1 MHD驱动原理与理论方程组 | 第30-34页 |
2.2.2 阻力对流体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2.2.3 交流 MHD 驱动 | 第35-36页 |
2.2.4 直流 MHD 驱动 | 第36-37页 |
2.3 基于泊肃叶定律的理论求解 | 第37-39页 |
2.4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流场数值仿真研究 | 第39-45页 |
2.4.1 矩形流道仿真 | 第40-42页 |
2.4.2 梯形与三角形流道仿真 | 第42-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基于离子液体的MHD驱动技术实验研究 | 第46-59页 |
3.1 实验测量装置 | 第46-47页 |
3.2 [bmim]NTf_2的MHD驱动 | 第47-49页 |
3.3 直流电场中的离子液体电导率 | 第49-50页 |
3.4 水对离子液体MHD驱动的影响 | 第50-52页 |
3.5 离子液体MHD驱动的时间特性 | 第52-53页 |
3.6 离子液体驱动力测量 | 第53-55页 |
3.7 脉冲电场稳恒磁场驱动 | 第55-56页 |
3.8 离子液体与一般电解液MHD驱动比较 | 第56-5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基于液体棱镜的折射仪研究 | 第59-84页 |
4.1 液体棱镜折射仪研究意义 | 第59-60页 |
4.2 液体棱镜折射仪基本工作原理 | 第60-62页 |
4.3 液体棱镜折射仪系统设计 | 第62-66页 |
4.4 双目折射仪光学系统设计 | 第66-76页 |
4.4.1 双目折射仪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 第66-73页 |
4.4.2 双目折射仪读数光学系统设计 | 第73-76页 |
4.5 单目折射仪光学系统设计 | 第76-78页 |
4.6 实验与分析 | 第78-8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微流控可调光衰减器研究 | 第84-106页 |
5.1 光衰减器研究概况 | 第84-85页 |
5.2 微流控可调光衰减器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85-89页 |
5.3 可调光衰减器光场分析 | 第89-95页 |
5.4 可调光衰减器微流道流场分析 | 第95-99页 |
5.5 可调光衰减器性能参数计算 | 第99-105页 |
5.5.1 衰减量 | 第99-101页 |
5.5.2 响应时间 | 第101-102页 |
5.5.3 系统插入损耗计算 | 第102-104页 |
5.5.4 回波损耗计算 | 第104-10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5页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15-116页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16-117页 |
附录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