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线信道有限反馈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0-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3页
    1.1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发展第16-17页
    1.2 未来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第17-21页
        1.2.1 OFDM技术第17-19页
        1.2.2 MIMO技术第19-20页
            1.2.2.1 单用户MIMO第19页
            1.2.2.2 多用户MIMO第19-20页
        1.2.3 大规模MIMO(Large Scale MIMO,Massive MIMO)技术第20-21页
    1.3 认知无线电网络第21-23页
    1.4 信道信息有限反馈第23-25页
        1.4.1 CQI有限反馈技术第23-24页
        1.4.2 基于码本(Codebook)的有限反馈第24-25页
    1.5 压缩感知理论第25-27页
        1.5.1 压缩感知理论基本原理第25-26页
        1.5.2 压缩感知研究内容第26-27页
        1.5.3 压缩感知应用领域第27页
    1.6 分布式压缩感知第27-29页
    1.7 论文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第29-32页
        1.7.1 论文主要工作第29-31页
        1.7.2 论文研究成果第31-32页
    1.8 论文结构安排第32-33页
第二章 CS与DCS及其在信道有限反馈技术中应用第33-47页
    2.1 压缩感知基本原理第33-39页
        2.1.1 信号的稀疏表示第34页
        2.1.2 信号的压缩测量第34-36页
        2.1.3 信号的重建第36-39页
    2.2 基于CS的信道CQI有限反馈第39-41页
        2.2.1 基于CS的信道功率增益有限反馈第39-40页
        2.2.2 基于CS的干扰功率信息有限反馈第40-41页
    2.3 分布式压缩感知第41-44页
        2.3.1 联合稀疏模型第42-43页
        2.3.2 基于JSM-2 的联合稀疏信号重建算法第43-44页
    2.4 基于DCS的信道状态信息有限反馈第44-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OFDM系统基于压缩感知的CQI反馈压缩第47-57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系统模型第48-49页
    3.3 基于CS的CQI反馈压缩方法第49-53页
        3.3.1 稀疏性分析第49-51页
        3.3.2 基于CS的CQI反馈方案第51-53页
    3.4 基于DCT有损压缩的CQI反馈第53-54页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4-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认知无线电网络基于压缩感知的有限反馈第57-68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问题描述第58页
    4.3 系统模型第58-60页
    4.4 稀疏性分析第60-61页
    4.5 重建问题分析第61-63页
    4.6 性能分析及仿真第63-67页
    4.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大规模MIMO系统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信道有限反馈第68-89页
    5.1 引言第68-69页
    5.2 系统模型与DCS背景第69-70页
        5.2.1 系统模型第69-70页
        5.2.2 DCS背景第70页
    5.3 基于DCS的大规模MIMO信道有限反馈第70-74页
    5.4 基于CS的反馈压缩方案第74-75页
    5.5 重建性能指标分析第75-76页
    5.6 仿真与数值分析第76-87页
    5.7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认知无线电网络基于主系统有限反馈的频谱共享方案第89-104页
    6.1 引言第89-90页
    6.2 系统模型第90-91页
    6.3 主用户量化码本设计第91-92页
    6.4 基于主系统有限反馈的频谱共享方案第92-95页
    6.5 主发射机完全不知/已知CQI时次系统吞吐量分析第95-98页
        6.5.1 完全不知CQI第95-96页
        6.5.2 完全已知CQI第96-98页
    6.6 数值分析与仿真结果第98-103页
    6.7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107页
    7.1 论文总结第104-105页
    7.2 工作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6页
附录第116-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第117-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HD微流控驱动技术与微流控光器件研究
下一篇:穿墙雷达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成像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