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美洲史论文--北美洲论文--美国论文--帝国主义时期(1898年~)论文

林登·约翰逊时期美国对联合国“中国席位”问题的政策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目录第5-6页
引言第6-10页
第一章 美国对“中国席位”政策的由来第10-20页
    一、“中国席位”政策的形成第10-15页
        1. 遏制新中国以制衡国际格局第10-12页
        2. 干涉他国决策让中国错过时机第12-14页
        3. 保住台湾选票以“合法”干涉朝鲜问题第14-15页
    二、肯尼迪改变阻挠“中国席位”的手段第15-20页
        1. 遏制并孤立中国政策的延承第16-17页
        2. 更新手段继续阻挠“中国席位”第17-18页
        3. 没有来得及改变的政策第18-20页
第二章 外部因素推动美国转变政策第20-34页
    一、中法建交对美国政策的冲击第20-24页
        1. 美国对中法建交的反应第20-22页
        2. 与台湾当局协商,压制中法建交事件的影响第22-23页
        3. 中法建交对“中国席位”问题的影响第23-24页
    二、中国核试验成功推动美国考虑“一中一台”方案第24-28页
        1. 滑向“一中一台”的政策底线第25-27页
        2. 被动局面下加强对台湾当局承诺第27-28页
    三、加拿大改变投票方式冲击美国政策第28-34页
        1. 加拿大脱离美国外交轨道第28-29页
        2. 美国被迫考虑新政策第29-30页
        3. 加拿大与美国的新提案之争第30-34页
第三章 干扰美国政策的内部因素第34-45页
    一、美国国会要求改变孤立中国政策第34-39页
        1. 要求改变对华政策的呼声第34-36页
        2. “遏制但不孤立”理论的提出第36-38页
        3. 听证会对“中国席位”政策的影响第38-39页
    二、美国国务院继续孤立中国合法政府第39-45页
        1. 总统的强硬对华立场影响政府政策第40-41页
        2. 美国国务院官员的权衡考虑第41-45页
第四章 对美国政府固守原有政策的分析第45-49页
    一、美中之间错位的机会第45-46页
    二、“两个中国”方案造成的障碍第46-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实施自主听力课的利弊
下一篇:宋代女性词作的悲伤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