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生产调度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设备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设备状态测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企业对车间生产监控的需求分析 | 第17-25页 |
2.1 企业现状 | 第17页 |
2.2 企业现有系统 | 第17-22页 |
2.2.1 原企业需求 | 第17-18页 |
2.2.2 原系统总体结构 | 第18页 |
2.2.3 所选硬件 | 第18-22页 |
2.3 企业新需求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总体方案 | 第25-32页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3.2 总体方案 | 第26-31页 |
3.2.1 基于485总线的集散系统层次化结构分析 | 第26页 |
3.2.2 小型集散系统结构研究 | 第26-27页 |
3.2.3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 第27-28页 |
3.2.4 模块的地址分配 | 第28-29页 |
3.2.5 485总线系统的数据采集卡和模块的通道分配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硬件选择与配置 | 第32-49页 |
4.1 硬件设计概要 | 第32页 |
4.2 硬件设计详述 | 第32-46页 |
4.2.1 传感器的选择 | 第32-36页 |
4.2.2 电流变送器的选择 | 第36页 |
4.2.3 数显表的选择 | 第36-37页 |
4.2.4 现场数据采集 | 第37-42页 |
4.2.5 继电器输出模块的选择 | 第42-44页 |
4.2.6 转换器模块的选择 | 第44-46页 |
4.3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46-48页 |
4.3.1 干扰形成的条件 | 第46-47页 |
4.3.2 模拟信号输入抗干扰 | 第47页 |
4.3.3 接地问题 | 第47-48页 |
4.3.4 本系统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9-78页 |
5.1 软件系统的选择 | 第49-51页 |
5.1.1 操作站系统软件的确定 | 第49-50页 |
5.1.2 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 第50-51页 |
5.2 通信 | 第51-57页 |
5.2.1 串行通信简介 | 第51-53页 |
5.2.2 RS-232与RS-485协议标准 | 第53-56页 |
5.2.3 模块通信实现方法 | 第56-57页 |
5.3 ASCII命令集 | 第57-63页 |
5.3.1 概述 | 第57-58页 |
5.3.2 ARK-8018DHI的命令集 | 第58页 |
5.3.3 ARK-8060DHI命令集 | 第58-60页 |
5.3.4 常用命令 | 第60-63页 |
5.4 动态链接库和API函数简介 | 第63-64页 |
5.5 开发的应用软件介绍 | 第64-77页 |
5.5.1 程序流程图 | 第64-67页 |
5.5.2 程序界面 | 第67-70页 |
5.5.3 一些关键功能的代码 | 第70-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79页 |
6.1 结论 | 第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