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零价铁强化剩余污泥MFC有机污染物降解及产电效能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剩余污泥的产生与处理处置技术第12-16页
        1.2.1 剩余污泥的产生第12页
        1.2.2 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第12-16页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微生物燃料电池发展前景第16页
        1.3.2 微生物燃料电池基本原理第16-19页
        1.3.3 剩余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 零价铁强化技术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1 零价铁技术基本原理第21页
        1.4.2 厌氧零价铁强化技术研究现状第21-22页
    1.5 零价铁强化剩余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可行性分析第22-23页
    1.6 课题研究内容第23-26页
        1.6.1 课题来源第23页
        1.6.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1.6.3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6.4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6-36页
    2.1 实验原料第26-27页
        2.1.1 实验污泥第26页
        2.1.2 实验零价铁第26-27页
    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构建与启动第27-29页
        2.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第27页
        2.2.2 电极材料及电路系统第27-28页
        2.2.3 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启动与运行第28-29页
    2.3 实验仪器设备第29页
    2.4 产电及电化学指标分析方法第29-33页
        2.4.1 电压数据采集第29-30页
        2.4.2 电化学指标第30-31页
        2.4.3 计算方法第31-33页
    2.5 污泥分析方法第33-35页
        2.5.1 污泥基本指标第33页
        2.5.2 三维荧光光谱第33-34页
        2.5.3 红外光谱第34页
        2.5.4 计算方法第34-35页
    2.6 MFC阳极微生物分析方法第35-36页
        2.6.1 阳极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第35页
        2.6.2 阳极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方法第35-36页
第3章 零价铁投加量对剩余污泥MFC效能的影响第36-48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零价铁投加梯度的确定第36页
    3.3 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启动的影响第36-37页
    3.4 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产电性能的影响第37-41页
        3.4.1 阳极电势第37-39页
        3.4.2 极化曲线与功率密度曲线第39-40页
        3.4.3 MFC内阻分析第40-41页
    3.5 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阳极污泥pH与ORP的影响第41-42页
    3.6 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有机污染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第42-45页
        3.6.1 污泥COD变化第42-43页
        3.6.2 污泥可溶性蛋白及多糖变化第43-44页
        3.6.3 污泥VS变化第44-45页
        3.6.4 铁及亚铁离子浓度变化第45页
    3.7 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阳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5-47页
        3.7.1 阳极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第45-46页
        3.7.2 不同水平阳极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46-47页
    3.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不同形态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效能影响第48-61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不同形态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产电性能的影响第48-51页
        4.2.1 阳极电势第48-49页
        4.2.2 极化曲线与功率密度曲线第49-50页
        4.2.3 电化学参数分析第50-51页
    4.3 不同形态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阳极污泥pH与ORP的影响第51-53页
    4.4 不同形态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有机污染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第53-56页
        4.4.1 污泥COD变化第53-54页
        4.4.2 污泥VS变化第54页
        4.4.3 污泥减量化效果评价第54-55页
        4.4.4 铁及亚铁离子浓度变化第55-56页
    4.5 不同形态零价铁对剩余污泥MFC有机污染物降解特性分析第56-60页
        4.5.1 污泥溶解性有机物红外光谱谱图变化第56-58页
        4.5.2 污泥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谱图变化第58-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零价铁强化剩余污泥MFC微生物学机制第61-69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MFC阳极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分析第61-64页
        5.2.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61-62页
        5.2.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62-64页
    5.3 MFC阳极微生物膜宏基因组分析第64-67页
        5.3.1 基因多样性分析第64页
        5.3.2 功能基因注释结果分析第64-66页
        5.3.3 功能基因相似性分析第66-67页
    5.4 剩余污泥MFC有机物降解与产电性能关系分析第67-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n2+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甲氧苄啶的效能和机理研究
下一篇:Cu-Co复合材料超声催化处理三元复合驱采油废水效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