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o复合材料超声催化处理三元复合驱采油废水效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三元复合驱采油废水简介 | 第12-18页 |
1.2.1 三元复合采油废水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2 三元复合驱废水的特点 | 第13-14页 |
1.2.3 三元复合驱废水的危害 | 第14-15页 |
1.2.4 三元复合驱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15-18页 |
1.3 超声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超声水处理技术原理 | 第18-20页 |
1.3.2 超声氧化技术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1.3.3 超声水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非均相催化剂的发展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4.1 非均相催化剂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4.2 非均相催化剂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5.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2 课题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26-28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2.2 实验用水情况 | 第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2.3.1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2.3.2 废水处理实验方法 | 第29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29-34页 |
2.4.1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9-30页 |
2.4.2 水质分析方法 | 第30-34页 |
第3章 催化剂的制备、优选及表征 | 第34-43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催化剂制备 | 第34-35页 |
3.3 催化剂的优选 | 第35-37页 |
3.3.1 催化剂组成优选实验 | 第35-36页 |
3.3.2 沉淀剂浓度优选实验 | 第36-37页 |
3.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7-42页 |
3.4.1 BET分析 | 第37-39页 |
3.4.2 SEM分析 | 第39-40页 |
3.4.3 XPS分析 | 第40-42页 |
3.4.4 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分析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CU-CO复合材料超声催化处理PAM废水 | 第43-58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单因素实验研究 | 第43-46页 |
4.2.1 超声功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2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3 H_2O_2投加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 正交实验 | 第46-48页 |
4.3.1 聚丙烯酰胺配制废水正交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4.3.2 聚丙烯酰胺配制废水正交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4.4 反应体系氧化能力探究 | 第48-53页 |
4.4.1 不同氧化体系的PAM降解情况研究 | 第48-50页 |
4.4.2 不同体系中·OH产生情况 | 第50-53页 |
4.5 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PAM降解 | 第53-55页 |
4.5.1 超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条件 | 第53-54页 |
4.5.2 超高效液相色谱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6 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 第55-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CU-CO复合材料超声催化处理实际废水 | 第58-67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实际废水处理情况分析 | 第58-61页 |
5.2.1 实际废水原水情况分析 | 第58-59页 |
5.2.2 实际废水的粘度处理情况 | 第59-60页 |
5.2.3 实际废水的其他水质指标 | 第60-61页 |
5.3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61-63页 |
5.3.1 FTIR分析前处理 | 第61页 |
5.3.2 FTIR测试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5.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第63-64页 |
5.4.1 GC-MS实验前处理 | 第63页 |
5.4.2 GC-MS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5.5 效益分析 | 第64-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