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DDoS攻击检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DDoS攻击检测研究 | 第9-11页 |
1.2.1 国外DDoS攻击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DDoS攻击检测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DDoS攻击检测概述 | 第13-23页 |
2.1 主要的DDoS攻击方法及检测策略 | 第13-17页 |
2.1.1 DDoS攻击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2.1.2 DDoS攻击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2.1.3 DDoS攻击检测的基本策略 | 第15-16页 |
2.1.4 DDoS攻击检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2.2 研究DDoS攻击检测方法的意义 | 第17-18页 |
2.3 DDoS攻击检测的相关理论研究工作 | 第18-21页 |
2.3.1 DDoS攻击检测的分类 | 第18-20页 |
2.3.2 DDoS攻击追溯 | 第20-21页 |
2.3.3 DDoS攻击预警 | 第21页 |
2.4 DDoS攻击检测相关技术 | 第21-22页 |
2.4.1 多层网络通信协议架构下的DDoS攻击行为 | 第21-22页 |
2.4.2 基于源网络地址的网络通信划分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面向高负载网络通信场景的DDoS攻击检测技术研究 | 第23-30页 |
3.1 DDoS攻击的基本场景及检测策略 | 第23-25页 |
3.1.1 应用层发生DDoS攻击的场景及相应检测策略 | 第23-24页 |
3.1.2 网络层发生DDoS攻击的场景及相应检测策略 | 第24-25页 |
3.2 DDoS攻击行为特征分析 | 第25-28页 |
3.2.1 通信协议应用层中的DDoS攻击媒介 | 第25页 |
3.2.2 通信协议应用层中DDoS攻击的对象 | 第25页 |
3.2.3 攻击速率及模式 | 第25-26页 |
3.2.4 DDoS攻击与正常用户行为的相似度分析 | 第26-28页 |
3.3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DDoS攻击检测技术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智能DDoS攻击检测方法 | 第30-47页 |
4.1 贝叶斯分类器的构建 | 第30-33页 |
4.2 多智能体系统建模 | 第33-34页 |
4.3 智能DDoS攻击检测方法框架及方案 | 第34-46页 |
4.3.1 系统目标分析 | 第34-36页 |
4.3.2 面向目标的方案分析 | 第36-41页 |
4.3.3 功能实体分析 | 第41-42页 |
4.3.4 构建智能体 | 第42-44页 |
4.3.5 智能体交互行为 | 第44-45页 |
4.3.6 智能体内在行为配置 | 第45页 |
4.3.7 多智能体系统设计方案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DDoS攻击检测方法实验仿真及验证 | 第47-50页 |
5.1 验证方法框架 | 第47-48页 |
5.1.1 对理论模型的验证 | 第47-48页 |
5.1.2 对可行性的验证 | 第48页 |
5.1.3 对系统模型的验证 | 第48页 |
5.2 验证环境配置及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5.3 实验效果及验证结论 | 第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总结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