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环境污染化学论文--土壤污染化学论文

作物间作对重金属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致谢第1-11页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16-17页
縮略同第17-2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0-36页
   ·重金属的特性及其生理毒害作用第20-23页
     ·重金属的特性第20页
     ·重金属对植物的生理毒害作用第20-22页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21页
       ·重金属对植物水分吸收和气孔运动的影响第21页
       ·重金属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1页
       ·重金属能引起植物的氧化胁迫第21-22页
       ·重金属对植物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第22页
       ·重金属对植物体亚细胞的损伤第22页
     ·重金属对人体的生理毒害作用第22-23页
   ·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及利用植物的重金属污染修复第23-27页
     ·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机制第23-25页
       ·植物螯合肽第23-24页
       ·液泡区室化作用第24页
       ·金属硫蛋白第24页
       ·抗氧化酶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第24-25页
       ·细胞壁束缚作用第25页
       ·应激蛋白和应激乙烯第25页
     ·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第25-27页
   ·影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因素第27-32页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第27-28页
     ·土壤pH第28页
     ·土壤Eh第28-29页
     ·土壤有机质第29页
     ·根系分泌物第29-30页
     ·微生物第30页
     ·土壤酶第30-31页
     ·土壤中的其他元素第31页
     ·其他因素第31-32页
   ·间作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机制第32-34页
     ·间作影响植物的根系分泌物第32-33页
     ·间作影响土壤微生物第33页
     ·间作影响土壤酶的活性第33-34页
     ·间作影响土壤pH值第3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不同品种的番茄对Cd积累的差异第36-40页
   ·前言第36-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实验材料第37页
     ·栽培与处理第37-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番茄果实的生物量第38页
     ·番茄果实中Cd含量第38-39页
   ·讨论第39-40页
第三章 青菜和甘蓝间作对Cd吸收的影响第40-53页
   ·前言第40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盆栽实验第40-44页
       ·实验材料第40-41页
       ·实验设计与栽培第41-42页
       ·样品处理第42-44页
     ·大田实验第44页
       ·实验选地第44页
       ·实验设计第44页
       ·样品处理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土壤和蔬菜中的Cd浓度第44-46页
     ·土壤中五种不同存在形态的Cd的浓度第46-47页
     ·土壤pH值第47-48页
     ·土壤酶的活性第48-49页
   ·讨论第49-53页
第四章 番茄和玉米间作对Cd吸收的影响及原因第53-67页
   ·前言第53-54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9页
     ·实验材料第54页
     ·实验设计第54-57页
     ·样品处理第57-59页
       ·样品Cd水平、土壤pH值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57页
       ·土壤微生物DNA的提取第57页
       ·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第57-58页
       ·DGGE分析微生物种群第58-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5页
     ·作物和土壤中的Cd浓度第59-61页
     ·土壤pH值和土壤酶活性第61-62页
     ·DGGE条带测序结果第62-65页
   ·讨论第65-67页
第五章 大田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吸收重金属的特性第67-81页
   ·前言第67页
   ·材料与方法第67-71页
     ·实验选地第67-68页
     ·实验材料第68页
     ·实验设计第68-70页
     ·样品处理第70页
     ·数据分析第70-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76页
     ·植物不同组织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第71-73页
     ·不同重金属在植物各部分的富集系数第73-75页
     ·不同种植方式下植物不同组织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第75-76页
   ·讨论第76-81页
     ·不同植物种类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差异显著第76-77页
     ·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差异显著第77-78页
     ·不同种植方式下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效率差异显著第78-79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果第79-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102页
简历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菝葜(Smilax china L.)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及基于单子叶植物cpDNA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链霉菌转录调控和转运分泌的功能基因系统进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