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

菝葜(Smilax china L.)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及基于单子叶植物cpDNA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6-39页
   ·菝葜类群的基本特点和系统分类研究现状第16-20页
   ·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基因片段的选择第20-22页
   ·叶绿体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第22-32页
   ·单子叶植物各类群系统进化关系的研究进展第32-37页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第37-3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9-53页
   ·材料第39页
   ·菝葜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第39-44页
     ·菝葜叶绿体DNA提取第39-41页
     ·菝葜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注释第41-44页
   ·单子叶植物内各类群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第44-49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组成比较方法第46-47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替代率及选择压比较方法第47-49页
   ·基因功能、选择压和核苷酸变异率对重建单子叶植物系统发育树的影响的分析方法第49-50页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研究方法第50-53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核苷酸位点变异的饱和度检验第50-51页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研究第51-52页
     ·相互竞争的拓朴树或系统发育假设检验(SH test)第52-5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3-86页
   ·菝葜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组成第53-56页
   ·单子叶植物内各类群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第56-63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长度比较第56-59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内的重排现象第59-62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成分比较结果第62-63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替代率和选择压比较结果第63-68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非同义替代率(dN)比较结果第64-65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同义替代率(dS)比较结果第65-66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总核苷酸变异率(Ts+Tv)比较结果第66-67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选择压(dN/dS)比较结果第67-68页
   ·基因功能、选择压和总核苷酸变异率对重建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的影响第68-79页
     ·基因功能对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的影响第69-72页
     ·基因选择压对重建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的影响第72-75页
     ·基因总核苷酸变异率对重建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树的影响第75-79页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全基因组序列的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第79-86页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63个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的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第79-83页
     ·相互竞争的拓朴树或系统发育假设检验(SH test)结果第83-86页
第四章 讨论第86-94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与组成第86-89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倒位第86-87页
     ·单子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组成变异第87-89页
   ·基因功能、核苷酸替代率及选择压差异对重建单子叶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的影响第89-91页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百合目系统进化地位探讨第91-9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7页
   ·总结第94-96页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98页
附录一第98-99页
附录二第99-101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引力理论中的线性模和黑洞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作物间作对重金属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