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M秋刀鱼船精度控制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精度控制研究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 现代造船企业的主要标志及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分段建造的一般流程及计算方法 | 第17-31页 |
2.1 分段建造的一般流程 | 第17-23页 |
2.1.1 分段的划分及余量布置 | 第17-20页 |
2.1.2 胎架设计与制造 | 第20页 |
2.1.3 拼板焊接 | 第20-22页 |
2.1.4 分段划线 | 第22-23页 |
2.1.5 船体装配 | 第23页 |
2.2 77m秋刀鱼船精度控制难点与计算方法 | 第23-30页 |
2.2.1 主船体控制难点 | 第23-24页 |
2.2.2 数理统计基础 | 第24-26页 |
2.2.3 尺寸链理论 | 第26-30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第3章 主船体建造存在的精度问题及分析 | 第31-43页 |
3.1 主船体建造存在的精度问题 | 第31-35页 |
3.1.1 水底分段切修 | 第31-33页 |
3.1.2 舷墙对接错位与火工修整 | 第33-34页 |
3.1.3 分段划分余量对现场施工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主船体建造存在的精度问题分析 | 第35-41页 |
3.2.1 水底分段切修分析 | 第37-40页 |
3.2.2 艏部分段合拢切修分析 | 第40-41页 |
3.2.3 分段划分余量对施工影响分析 | 第41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41-43页 |
第4章 主船体精度控制工艺研究 | 第43-61页 |
4.1 水底分段控制工艺方法 | 第43-54页 |
4.1.1 胎架制作 | 第43-45页 |
4.1.2 水底分段胎架反变形 | 第45-49页 |
4.1.3 甲板分段的反变形 | 第49页 |
4.1.4 水底分段划线 | 第49-51页 |
4.1.5 水底分段装配控制 | 第51-53页 |
4.1.6 焊接处理 | 第53-54页 |
4.2 舭龙骨与中龙骨精度控制方法 | 第54页 |
4.2.1 中龙骨控制方法 | 第54页 |
4.2.2 舭龙骨控制方法 | 第54页 |
4.3 艏柱部位及甲板面精度控制研究 | 第54-57页 |
4.3.1 曲型胎架 | 第54-56页 |
4.3.2 划线控制 | 第56页 |
4.3.3 艏部分段的装配 | 第56-57页 |
4.3.4 分段的加强 | 第57页 |
4.4 舷墙精度控制研究 | 第57-58页 |
4.5 主船体余量划分研究 | 第58-59页 |
4.5.1 77m秋刀鱼船余量划分 | 第58页 |
4.5.2 对合基准线设置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59-61页 |
第5章 主船体建造精度控制 | 第61-75页 |
5.1 建立整船的精度补偿量系统 | 第61-67页 |
5.1.1 补偿量加放技术设置与应用 | 第61-63页 |
5.1.2 船体建造精度尺寸链计算应用 | 第63-65页 |
5.1.3 数据监控 | 第65-67页 |
5.2 精度测量保证 | 第67-70页 |
5.2.1 施工人员保证 | 第68页 |
5.2.2 测量仪器及尺类测量工具的精度保证 | 第68-69页 |
5.2.3 测量方法保证 | 第69-70页 |
5.3 工艺实施效果及改进措施 | 第70-73页 |
5.3.1 主船体精度控制取得效果 | 第70-72页 |
5.3.2 主船体精度需要完善地方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