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2.1 乡村的概念 | 第14-15页 |
1.2.2 出行方式 | 第15页 |
1.2.3 乡村道路 | 第15页 |
1.2.4 乡村道路规划设计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7-20页 |
1.4.1 国外乡村道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2 国内乡村道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3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 第20-23页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2 论文框架 | 第21-22页 |
1.5.3 论文构思体系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遗产核心区乡村居民出行方式及行为习惯研究 | 第23-37页 |
2.1 研究范围 | 第23-25页 |
2.1.1 研究范围的选取 | 第23页 |
2.1.2 遗产核心区基本概况 | 第23页 |
2.1.3 遗产核心区旅游发展的特点 | 第23-25页 |
2.2 调查问卷的内容和调查方法 | 第25-27页 |
2.2.1 调查问卷涉及的内容 | 第25-26页 |
2.2.2 调查的方式方法 | 第26-27页 |
2.3 乡村居民出行方式及规律特征研究 | 第27-32页 |
2.3.1 核心区村民常用出行交通工具 | 第27-28页 |
2.3.2 核心区村民出行目的 | 第28-29页 |
2.3.3 核心区村民出行时间规律及频率 | 第29-30页 |
2.3.4 核心区村民出行的距离特征 | 第30-32页 |
2.4 乡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行为习惯研究 | 第32-35页 |
2.4.1 乡村居民的日常生产行为习惯 | 第32-34页 |
2.4.2 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遗产核心区道路现状的解读 | 第37-47页 |
3.1 遗产核心区道路的功能和等级结构 | 第37-38页 |
3.1.1 乡村道路的功能 | 第37页 |
3.1.2 遗产核心区乡村道路的等级结构 | 第37-38页 |
3.2 遗产核心区乡村道路建设现状 | 第38-44页 |
3.2.1 旅游环线公路 | 第38-41页 |
3.2.2 村庄内部道路 | 第41-42页 |
3.2.3 梯田及林间路网 | 第42-44页 |
3.3 遗产核心区道路绿化美化现状 | 第44-45页 |
3.3.1 道路绿化的功能 | 第44页 |
3.3.2 遗产核心区各级道路绿化现状 | 第44-45页 |
3.3.3 核心区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 第45页 |
3.4 遗产核心区道路的管理现状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遗产核心区乡村道路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7-53页 |
4.1 村民出行与现状道路 | 第47-49页 |
4.1.1 村民对现状道路交通满意度调查 | 第47页 |
4.1.2 村民出行与现状道路的矛盾 | 第47-48页 |
4.1.3 村民出行方式对乡村道路设计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 地质及气候条件对乡村道路设计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1 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 第49页 |
4.2.2 气候条件 | 第49-50页 |
4.3 旅游发展对乡村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1 旅游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第50页 |
4.3.2 旅游发展带来的问题 | 第50页 |
4.3.3 旅游发展对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 乡村道路与乡村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 第51-52页 |
4.4.1 道路与林网 | 第51页 |
4.4.2 村庄内部道路与民居庭院 | 第51页 |
4.4.3 村庄内部道路与公共空间 | 第51-52页 |
4.4.4 田间道路与梯田生态景观 | 第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乡村道路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技术要求 | 第53-67页 |
5.1 道路平面设计 | 第53-56页 |
5.1.1 道路平面线形 | 第53-55页 |
5.1.2 弯道超高和加宽 | 第55-56页 |
5.2 道路断面设计 | 第56-60页 |
5.2.1 道路纵断面设计 | 第56-57页 |
5.2.2 道路横断面设计 | 第57-59页 |
5.2.3 道路横断面布置的基本形式 | 第59-60页 |
5.3 道路路基、路面及路基附属构筑物 | 第60-62页 |
5.3.1 道路路基 | 第60-61页 |
5.3.2 道路路面 | 第61页 |
5.3.3 路基附属构筑物 | 第61-62页 |
5.4 遗产核心区重要节点设计要求 | 第62-63页 |
5.4.1 村庄入口设计 | 第62页 |
5.4.2 重要道路交叉口设计 | 第62-63页 |
5.5 遗产核心区交通附属设施建设 | 第63-65页 |
5.5.1 遗产核心区停车设施建设 | 第63-64页 |
5.5.2 村庄内部消防设施建设 | 第64页 |
5.5.3 道路交通服务设施建设 | 第64页 |
5.5.4 道路绿化建设 | 第64-65页 |
5.5.5 村庄内部照明设施 | 第65页 |
5.5.6 道路管线铺设 | 第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合遗产核心区村庄规划实例探讨乡村道路规划设计 | 第67-101页 |
6.1 旅游环线主干路的加固及管理措施 | 第67-70页 |
6.1.1 道路路基修复 | 第67页 |
6.1.2 路基排水和维护设施建设 | 第67-68页 |
6.1.3 路面铺装和维护 | 第68-69页 |
6.1.4 道路的安全设计 | 第69-70页 |
6.2 乡村联网公路的建设 | 第70-74页 |
6.2.1 新建乡村联网公路布局 | 第70-72页 |
6.2.2 新建旅游环线公路设计标准 | 第72-74页 |
6.3 遗产核心区乡村公交线路设计 | 第74-78页 |
6.3.1 公交线路规划 | 第74页 |
6.3.2 公交站点规划 | 第74-76页 |
6.3.3 候车点建筑样式设计 | 第76-78页 |
6.3.4 公共交通的运营管理 | 第78页 |
6.4 遗产核心区梯田林网道路规划设计 | 第78-80页 |
6.4.1 梯田道路规划设计 | 第78-79页 |
6.4.2 林网道路规划设计 | 第79-80页 |
6.5 牛倮普村乡村道路规划建设实例 | 第80-90页 |
6.5.1 牛倮普村现状概况 | 第80-84页 |
6.5.2 牛倮普村道路规划设计 | 第84-88页 |
6.5.3 重要空间节点设计 | 第88-90页 |
6.6 阿者科村乡村道路规划建设实例 | 第90-98页 |
6.6.1 阿者科村现状概况 | 第90-92页 |
6.6.2 阿者科村道路规划设计 | 第92-94页 |
6.6.3 重要空间节点设计 | 第94-98页 |
6.7 遗产核心区道路的管理和养护 | 第98-99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6页 |
7.1 对山地形乡村道路规划设计研究的结论 | 第101-104页 |
7.2 论文研究的不足 | 第104页 |
7.3 对乡村道路未来发展的展望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11-112页 |
附录B: 图表索引 | 第112-115页 |
附录C: 调查问卷 | 第115-119页 |
居民出行方式访谈问题 | 第119-120页 |
现场调研照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