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关于壳资源价值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借壳上市动因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关于借壳上市绩效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本文的框架 | 第15-17页 |
2 企业借壳上市的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借壳上市 | 第17页 |
2.1.2 壳公司 | 第17-18页 |
2.2 借壳上市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效率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2.3 信息信号理论 | 第19页 |
2.2.4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9-20页 |
2.3 企业借壳上市的过程控制 | 第20-22页 |
2.3.1 借壳上市壳资源的选择 | 第20页 |
2.3.2 借壳上市方案的实施 | 第20-21页 |
2.3.3 借壳上市后的整合 | 第21-22页 |
3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案例介绍 | 第22-31页 |
3.1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环境 | 第22-24页 |
3.1.1 证券行业上市的背景 | 第22-23页 |
3.1.2 借壳双方的企业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2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动因 | 第24-26页 |
3.2.1 避免首发上市门槛以实现短期内上市 | 第24页 |
3.2.2 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以改善融资结构 | 第24-25页 |
3.2.3 充实公司净资本以扩大业务规模 | 第25页 |
3.2.4 促进公司规范经营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 第25-26页 |
3.3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过程简介 | 第26-28页 |
3.3.1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进程 | 第26-27页 |
3.3.2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方案 | 第27-28页 |
3.4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财务效应 | 第28-31页 |
3.4.1 借壳上市前后股东结构的变动 | 第28-29页 |
3.4.2 借壳上市前后各方收益的变动 | 第29-31页 |
4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过程控制 | 第31-38页 |
4.1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壳资源选择 | 第31-33页 |
4.1.1 可以节省借壳成本 | 第31-32页 |
4.1.2 具备较大融资空间 | 第32页 |
4.1.3 重组双方阻力较小 | 第32-33页 |
4.2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方案的实施 | 第33-34页 |
4.2.1 维持换股比率以补偿公众股东流动性机会 | 第33页 |
4.2.2 提供现金选择权以维护异议股东利益 | 第33-34页 |
4.2.3 配合员工股权激励以兼顾交易各方利益 | 第34页 |
4.2.4 结合股权分置改革以加速融资速度 | 第34页 |
4.3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后的持续整合 | 第34-38页 |
4.3.1 出售同业竞争资产以扫清发展障碍 | 第35页 |
4.3.2 定向增发融资以打破净资本瓶颈 | 第35-36页 |
4.3.3 调整收入结构以减缓市场波动冲击 | 第36-37页 |
4.3.4 构建金融控股集团架构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 第37-38页 |
5 案例启示 | 第38-42页 |
5.1 广发证券成功借壳上市的经验 | 第38-40页 |
5.1.1 选择干净的壳资源是借壳上市成功的关键 | 第38-39页 |
5.1.2 兼顾各方利益的交易方案是借壳上市顺利的推进剂 | 第39页 |
5.1.3 借壳上市后的持续整合是企业上市后的盈利保证 | 第39-40页 |
5.2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应关注的事项 | 第40-42页 |
5.2.1 完善内幕交易行为的防范机制 | 第40页 |
5.2.2 推进我国新股发行的政策改革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