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高速铁路桥梁的建设与震害 | 第11页 |
1.1.2 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 | 第11-12页 |
1.1.3 高速铁路桥梁的结构形式 | 第12-13页 |
1.1.4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抗震特点 | 第13页 |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 第13-19页 |
1.2.1 我国铁路桥梁抗震规范的设计思想 | 第14-15页 |
1.2.2 基于变形能力的延性抗震设计方法 | 第15-16页 |
1.2.3 钢筋混凝土墩柱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 第16-19页 |
1.3 配置高强钢筋墩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7页 |
第二章 高速铁路HRBF500钢筋混凝土圆端形桥墩拟静力试验及数值模拟 | 第27-55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27-31页 |
2.1.1 试件设计 | 第27-28页 |
2.1.2 材性试验 | 第28-29页 |
2.1.3 加载方案 | 第29-31页 |
2.2 试验破坏过程 | 第31-35页 |
2.2.1 破坏特征 | 第31-33页 |
2.2.2 钢筋应变 | 第33-35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40页 |
2.3.1 滞回曲线 | 第35-36页 |
2.3.2 骨架曲线 | 第36-38页 |
2.3.3 刚度退化 | 第38-39页 |
2.3.4 耗能特性 | 第39-40页 |
2.4 数值模拟 | 第40-53页 |
2.4.1 纤维梁柱单元模型 | 第41-42页 |
2.4.2 材料本构模型 | 第42-48页 |
2.4.3 有限元建模 | 第48-49页 |
2.4.4 结果对比 | 第49-51页 |
2.4.5 参数影响分析 | 第51-5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三章 高速铁路HRBF500钢筋混凝土圆端形桥墩拟动力试验研究 | 第55-75页 |
3.1 拟动力试验简介 | 第55-58页 |
3.1.1 试验原理 | 第55-56页 |
3.1.2 数值积分方法 | 第56-57页 |
3.1.3 拟动力试验的特点 | 第57-58页 |
3.2 试验概况 | 第58-59页 |
3.2.1 试件设计 | 第58页 |
3.2.2 地震波的处理 | 第58-59页 |
3.2.3 加载工况 | 第59页 |
3.3 试验破坏过程 | 第59-62页 |
3.3.1 试验过程 | 第59-61页 |
3.3.2 钢筋应变 | 第61-62页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74页 |
3.4.1 滞回曲线 | 第62-65页 |
3.4.2 加速度时程 | 第65-67页 |
3.4.3 位移时程 | 第67-69页 |
3.4.4 骨架曲线 | 第69-70页 |
3.4.5 刚度退化 | 第70页 |
3.4.6 能量分析 | 第70-7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第四章 高速铁路HRBF500钢筋混凝土圆端形桥墩恢复力模型与地震反应分析 | 第75-95页 |
4.1 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第75-83页 |
4.1.1 骨架曲线简化模型 | 第75-76页 |
4.1.2 特征点的计算 | 第76-80页 |
4.1.3 滞回规则的确定 | 第80-81页 |
4.1.4 程序实现 | 第81-83页 |
4.2 拟动力试件地震反应分析 | 第83-88页 |
4.2.1 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第83-84页 |
4.2.2 试验地震波的合成 | 第84-85页 |
4.2.3 计算结果对比 | 第85-87页 |
4.2.4 损伤影响分析 | 第87-88页 |
4.3 原型桥墩地震反应分析 | 第88-93页 |
4.3.1 地震波的影响 | 第90页 |
4.3.2 钢筋强度的影响 | 第90-92页 |
4.3.3 配筋率影响 | 第92-9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5页 |
第五章 高速铁路HRBF500钢筋混凝土圆端形桥墩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 第95-113页 |
5.1 低周疲劳试验 | 第95-101页 |
5.1.1 试验概况 | 第95-96页 |
5.1.2 试验破坏过程 | 第96-98页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8-101页 |
5.2 Park-Ang损伤模型的改进 | 第101-110页 |
5.2.1 改进模型的建立 | 第101-103页 |
5.2.2 本文试验验证 | 第103-107页 |
5.2.3 Kunnath试验验证 | 第107-110页 |
5.3 性能水准及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11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
第六章 高速铁路HRBF500钢筋混凝土矩形桥墩延性抗震研究 | 第113-139页 |
6.1 引言 | 第113页 |
6.2 低配筋矩形单柱墩延性抗震研究 | 第113-123页 |
6.2.1 理论分析 | 第113-116页 |
6.2.2 试验验证 | 第116-121页 |
6.2.3 最小配筋率 | 第121-123页 |
6.3 矩形双柱墩延性破坏模式研究 | 第123-136页 |
6.3.1 拟静力试验 | 第123-129页 |
6.3.2 有限元模拟 | 第129-134页 |
6.3.3 轴压比与钢筋强度影响分析 | 第134-13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3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9-143页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9-140页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40页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40-143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