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环保政策 | 第16页 |
2.1.2 环保政策执行 | 第16-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辽宁省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第20-32页 |
3.1 辽宁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的现状 | 第20-26页 |
3.1.1 辽宁钢铁行业发展的概况 | 第20-21页 |
3.1.2 现行的与钢铁行业相关的环保政策 | 第21-23页 |
3.1.3 辽宁省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情况 | 第23-26页 |
3.2 目前辽宁省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3.2.1 钢铁行业环保政策宣传不深入 | 第26页 |
3.2.2 钢铁行业环保政策落实力度不够 | 第26页 |
3.2.3 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监督不到位 | 第26-27页 |
3.3 辽宁省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27-32页 |
3.3.1 缺乏科学的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标准 | 第27-28页 |
3.3.2 钢铁行业环保政策不完善 | 第28-29页 |
3.3.3 钢铁行业企业环保技术落后 | 第29-30页 |
3.3.4 缺乏有效对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的监管措施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的经验 | 第32-44页 |
4.1 国外发达国家与钢铁行业相关环保政策执行的做法 | 第32-38页 |
4.1.1 欧盟的五项治污原则 | 第32-33页 |
4.1.2 美国的分级治理与公众参与 | 第33-35页 |
4.1.3 德国推动钢铁工业走上循环经济道路 | 第35-36页 |
4.1.4 日本企业低碳经营理念与实践 | 第36-38页 |
4.2 国内先进地区与钢铁行业相关环保政策执行的做法 | 第38-41页 |
4.2.1 浙江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模式特点 | 第38-40页 |
4.2.2 嘉兴市公众参与环境执法实践与成效 | 第40-41页 |
4.3 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的启示 | 第41-44页 |
4.3.1 先进的环境保护工作理念 | 第41-42页 |
4.3.2 完善的政策和法律规定 | 第42页 |
4.3.3 推动工业走上环保发展的轨道 | 第42-43页 |
4.3.4 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执行的监督 | 第43-44页 |
第5章 完善辽宁省钢铁行业环保政策执行的对策 | 第44-52页 |
5.1 充分宣传与重视钢铁行业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 | 第44-46页 |
5.1.1 树立科学的钢铁行业环保的科学理念 | 第44-45页 |
5.1.2 积极宣传钢铁行业环保政策 | 第45页 |
5.1.3 钢铁行业自身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 第45页 |
5.1.4 环境保护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 第45-46页 |
5.2 形成具有特色的辽宁钢铁行业环境保护政策 | 第46页 |
5.3 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钢铁行业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 第46-48页 |
5.3.1 采取强制手段推动钢铁行业环保政策的执行 | 第46-47页 |
5.3.2 依靠市场调节促进环保政策的执行 | 第47页 |
5.3.3 借助信息手段推进环保政策的执行 | 第47-48页 |
5.4 推动钢铁行业的升级转型 | 第48-49页 |
5.4.1 推动钢铁行业的升级转型 | 第48页 |
5.4.2 推动钢铁行业环保技术的提升 | 第48-49页 |
5.5 建立健全钢铁行业环境保护的监督体系 | 第49-52页 |
5.5.1 完善政府对钢铁行业环境保护的监督 | 第49页 |
5.5.2 加强钢铁行业企业自身的监督检查 | 第49页 |
5.5.3 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建立社会制衡性环境治理模式 | 第49-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